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6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850篇
  434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人们对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正确的、模糊的认识的批判,是引起重新反思马克思理论学说的整体性的直接导因,而决定这一导因出现的,恰恰是人们满足其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及其知识结构发展需要的程度和方式的变化。进而言之,当代全球化发展所越来越凸显的解决全  相似文献   
912.
为提高临床实验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编写"实验诊断临床思维程序"的观点.从实验诊断学的特性及发展趋势方面论述了该程序的必要性,并初步拟定了包括项目选择、结果判断和结果应用三个部分的实验诊断临床思维程序.  相似文献   
913.
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悖论与颠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高对象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国内学者将该书译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书的关键词。在齐泽克看来,崇高对象概念并不是拉康本人之发明,它来源于康德、黑格尔哲学,并为拉康  相似文献   
914.
死亡提醒效应是指由于死亡提醒而引起的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对死亡提醒效应的测量主要考察死亡提醒后,被试在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上的反应。死亡提醒效应在健康、消费、司法、政治及和平领域均有所体现,并对现实生活富有启示作用。未来研究应细化世界观的概念,并借鉴本土文化中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915.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在关于马克思异化的第一规定研究中,提出了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等同于自然的异化的观点,同时在论证上把过去倾向于剥削特征的披露变成了揭示一般人的劳动外化的必然性和类本质的市民社会规定[1],这个转换不仅意味着淡化了原有异  相似文献   
916.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美术类专业基础理论课。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应用到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使课程讲授具有直观性、高效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17.
孙伟平著《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47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立足信息时代,通过分析信息和信息时代的时代精神,剖析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理论的深刻影响。该书认为,由于信息(知识)的性质及其作用的突显、互联网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9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一种深刻的转变。适逢其时,望月清司的历史理论被介绍到了中国学界。这对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并将持续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以笔者之见,这种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范式上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回归马克思的实践  相似文献   
919.
各级政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公民参与作为其一项重要的参政议政方式而备受推崇,但是,许多地方政府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并不广泛,作用不明显,究其主要原因,公民的主体意识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加强。  相似文献   
920.
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涉及领域复杂、敏感,任务艰巨的学术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的当代价值不在于封闭的教义,而在于开放的方法。立足于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用超越前人的眼界,突破陈规,续写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新篇章,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