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7篇
  8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社会性框架效应指个体进行社会性决策时, 描述方式(即框架)对其选择倾向的影响。采用“伤害/帮助框架”范式, 本研究在行为上发现了显著的框架效应:被试在伤害框架下比帮助框架下, 更倾向于选择利他选项, 这可能是由于伤害框架凸显了伤害他人的后果及有意性, 从而提高了道德冲突水平。在神经活动上发现(1)静息态下, 右侧颞顶联合区(TPJ)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与框架效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2)道德加工相关脑区构成的局部脑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强度(FC)能够有效预测框架效应强度。本研究首次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个体的社会性决策受到语言表述方式影响的神经机制, 为进一步揭示社会决策中的个体差异提供了神经学证据。  相似文献   
32.
徐禕  刘艺璇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711-1723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新技术的采用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使员工面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信任并接受新技术是企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问题。现今学界虽已关注到信任在新技术采用这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但仍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特别是对于其内在心理机制的解释。为弥补这一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通过分析企业新技术推广情境下, 技术信任和领导信任对员工新技术接受的影响, 并引入了感知风险性与技术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探寻信任影响的内在机制。此外, 还进一步探讨企业文化的调节作用, 从而建构信任与企业员工新技术接受的理论模型, 为企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3.
34.
初中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人  翁柏泉 《心理科学》1999,22(4):367-368
1前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考察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多数认为现在学生的焦虑水平太高。但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些研究多数是采用某种测量工具对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的一次性抽样调查,即属于静态的研究。作为调查研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一取样的合理性问题,特别是时间取样的合理性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对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即对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焦虑状况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按常识推理,中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35.
患者对于医生之信任是医患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患者求医、就医行动的前提.患者信任医生的机理是关系依赖与理性选择:一方面,患者基于亲朋熟人关系而达成对医生的信任;另一方面,患者也会基于医生的声誉、医疗卫生制度等因素达成对医生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增进患者对于医生之信任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36.
综合了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对过度医疗的研究,从医患双方各自的资源、权力和利益等角度出发,认为在过度医疗中,医患双方在信任和可信任性上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即患者对医生有较高的不信任性,医生容易同具有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的患者发展出良好的信任-可信任性.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医患博弈日益激烈.患者为确保在博弈中的最大收益,往往会选择“托人看病”策略.就“托人看病”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托人看病”现象是对健康公平的挑战,医疗秩序的失范和医患关系的异化,揭示了“托人看病”是医患博弈的非理性策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扼制.  相似文献   
38.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同样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同样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为什么第五十六号教室是一个奇迹呢?带着好奇阅读了此本书,尽管看得不是很仔细,但看完之后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想建设成像雷夫老师那样的和谐班级,孩子们能在老师不在时表现优秀,遵守纪律,让老师放心。  相似文献   
39.
研究聚焦政府宣传教育,考察公众政治参与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关系。对2061名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发现:(1)政治参与显著正向预测地方政府信任;(2)活动有用性评价在政治参与和地方政府信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宣传教育频率负向调节政治参与和有用性评价的关系以及有用性评价的中介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多渠道提升公众政治参与意识,合理把握政府宣传教育频率是促进地方政府信任提高的可选策略。  相似文献   
40.
“时间”是跨期决策的“必需品”, 人们感知到的延迟时间决定跨期决策的结果。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时间长度感知”、“时间资源感知”和“时间框架感知”是时间感知作用于跨期决策的主要方式。时间感知的神经作用机制包含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种。“对数/指数时间折扣模型”、“感知时间基础模型”及“多模态漂移扩散模型”解释了时间感知的作用方式。然而, 现有理论模型还存在诸多局限, 主要包括“长短时距预测偏差”和“实际决策与预期决策偏差”两个方面。因此, 深入探讨时间感知影响跨期决策的基本方式, 分析现有理论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整合的机制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研究亟需进一步整合时间感知的理论模型, 开展脑机制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从深层揭露时间感知的作用本质, 帮助个人与社会更理性地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