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不同任务情境对幼儿心理理论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邓赐平  桑标 《心理科学》2003,26(2):272-275
本研究通过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系统比较60名幼儿在错误信念认识和表征变化任务上的表现。研究表明:ToM能力的表现模式可能随测验程序或被试样本的变化而变化;年龄小的幼儿在任务上的表现更可能受实验条件的影响;不同条件下幼儿关于自己的表征变化和他人的错误信念的认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2.
运用《儿童动作评估检查表》和停止信号任务,通过教师评定和即时行为实验方法,对40名4~6岁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发展的内部结构、动作抑制的发展趋势和动作抑制与动作一般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发现,4~6岁幼儿的动作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自身与环境的静止或变动情况下,动作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当儿童自身静止并处于静止的环境中时,动作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儿童自身移动和环境变动状态下的动作水平;男孩与女孩在动作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存在差异。同时还发现,幼儿的动作反应抑制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动作反应抑制能力增强;动作反应抑制能力与一般动作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3.
陈传锋  黄希庭  余华 《心理科学》2002,25(2):187-190
从部件加工的角度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运用部件启动作业和部件启动再认范式,考察了结构对称汉字识别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在部件加工层面也存在着显著的结构对称效应。即同一个部件,作为结构对称字的构成部件的启动效应明显大于它作为非对称字的构成部件的启动效应;作为结构对称字的构成部件被识别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均显著地小于它构成非对称字时被识别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这意味着结构对称汉字中的部件(或笔画)比非对称汉字中的同样部件(或笔画)具有加工优势。显示出多层次的结构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84.
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及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蓓蕾  林磊  董奇 《心理学报》2002,34(5):52-57
研究了不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被试为151名4-8岁儿童以及30名本科生。精细动作能力的测查包括线条填画任务、图形临摹任务以及筷子技能测验。结果发现:(1)不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线条填画能力、图形临摹能力和筷子使用技能;(2)筷子使用技能与线条填画、图形临摹能力都显著相关,线条填画能力和年龄对筷子使用技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3)不同学业成绩儿童在各类精细动作能力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说明,较基本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复杂工具性技能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与其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5.
动作序列学习是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动作序列学习都有效应器参与。目前有关效应器在动作序列学习中的作用机制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依存于效应器的观点,即动作序列技能的获得依附于具体的效应器,不可向其他效应器迁移,其学习的本质是建立反应或肌肉间的联结。二是独立于效应器的观点,即动作序列技能的获得并不依存于具体效应器,某个效应器获得的技能可以向其他效应器迁移,其学习的本质是建立抽象的刺激表征联结。效应器作用机制随练习程度、意识状态及其他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86.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序列递减任务以及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中的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不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个体的情绪体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情绪调节持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会自动化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情绪调节持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未对自已的情绪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87.
88.
89.
点击与浏览     
点击和洲览,无疑是我们网上冲浪的一个习惯动作。然而,它总是会让人们联想到:我们面对的现实生活,不是也像一屏被打开的立体网页吗?而我们的心灵正是飘移在屏幕上寻找点击目标的鼠标。尽管与英特网相连的网页中内容纷纭繁杂,就像是生活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头万绪,但是,在我们掌控之中的鼠标却像是一只航船,不会在浩瀚的大海里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90.
在扼要评述社会心理学几种研究定向后,作者提出了在社会行为学的旗帜下,一种综合种种理论定向的有关社会行为研究的可能的逻辑及历史的框架。文章最后仔细界定了社会行为学的逻辑起点:社会行为具有三重历史:种系演化,个体发生及动作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