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新闻图片     
《中国宗教》2006,(6):37-37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尝试从现象学的生活世界观点出发,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之“感性确定性分析”中的动作性词语作一个解释学的解读工作,以便发掘出黑格尔辩证法之中介游戏或者间接同一性机制所以可能发生的动态的源初“地带”。  相似文献   
53.
动觉监督早期介入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动作技能项目和典型职业操作技能项目的训练活动,研究了动觉监督早期介入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进行动觉监督训练可以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动觉监督的作用,提高动作技能形成的成绩和效率。据此讨论了“视觉为主转化为动觉为主”监督机制观点的局限性,认为自觉的职业操作技能训练活动无须遵循这一结论;提出了含有动觉训练的职业操作技能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54.
出生季节与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178名足月、顺产、健康、年龄在8-11个月之间的婴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室评价与访谈方法,对出生季节与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出生季节对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婴儿出生季节的不同,其爬行起始年龄存在显着的差异,冬季出生的婴儿较之于其他三个季节出生的婴儿其爬行起始年龄提前约2-4周;(2)婴儿在可能开始爬行阶段的气温与其实际爬行起始年龄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随婴儿在平均爬行起始年龄前三个月平均气温的不同,婴儿的爬行起始年龄呈现出显着的差异,二者表现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本研究对可能影响婴儿爬行动作发展中季节效应的部分环境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和精确度与动作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法,被试自我报告分析及调查访问法,以三个年龄(10岁、14岁、18岁)组学生及专项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揭示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和精确度及其与动作学习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短时动作记忆容量为“5±2”,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与动作学习的练习次数相联系;短时动作记忆的精确度与第一次动作练习的准确度相联系。(2)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3)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被试对于同类动作学习的练习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6.
<正>毫无疑问我们人类是喜欢音乐的,但是总体上来说,音乐对我们的影响机理仍然是个谜。不过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揭开这个谜团。音乐如何帮助我们做运动?人们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很喜欢哼唱歌曲,或者聆听音乐。例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干活边即兴演唱劳动号子。而一些锻炼者在户外跑步的时候,也喜欢通过手机等设备听音乐,尤其是去听那些动感强劲的音乐。那么,音乐在人们体力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  相似文献   
57.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庄捷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01,34(3):23-27
采用图片命名方法考察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并进而分析语音计划的单位和序列性。选取能同时用单音节(如“羊”)和双音节(“山羊”)命名的图片作刺激材料,发现双音节命名明显慢于单音节命名,这种效应既表现在首音节型(如“花”与“花朵”),也表现在尾音节型(如“羊”与“山羊”)刺激材料上。研究结果支持语音编码从左到右、系列提取和双音节词的词音计划单位大于单音节词的观点。该文还对图片命名中的频率效应进行了事后分析。  相似文献   
58.
使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来考察同一语种内和不同语种间条件下图片的重复呈现对词汇生成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语种内重复启动显著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汉、英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无显著差异;语种间条件下两种语言间的重复启动存在不对称性,汉语—英语的启动大于英语—汉语的启动。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概念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59.
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语种的研究都发现获得年龄是影响图片命名和词汇命名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对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20名大学生对187幅选自Snodgrass和Vanderwart图片集的线条画的名称的获得年龄进行了评定;第二部分以该187幅图片为刺激,30名大学生被试对图片进行命名反应。以命名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名称一致性和概念熟悉性,获得年龄是图片命名反应时的主要预测指标,并没有发现词频的效应。文章对此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情绪劳动:表层动作与深层动作,哪一种效果更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淑蕾  黄敏儿 《心理学报》2006,38(2):262-270
情绪劳动(表层动作和深层动作),哪一种情绪劳动的效果更积极?该项研究结合“情绪调节”和“双任务”的实验范式,以指导语引起不同的情绪劳动,以电影片段诱发负情绪(以悲伤为主),同时测量情绪劳动过程情绪的变化,并通过数学成绩和自我真实感检测情绪劳动对后续工作和心理上的作用。结果表明:(1)操作表层动作与深层动作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且深层动作引起更多的精力集中;(2)表层动作和深层动作都可以减弱已被诱发的悲伤情绪,深层动作引起了更大的生理激活(R-R间期增加较小);(3)表层动作导致后续工作成绩降低,自我真实感减弱。结论:如果需要在负情绪(悲伤)状态下展现正情绪(微笑),深层动作是更积极的情绪劳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