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李艳 《宗教学研究》2004,(1):125-127
道教劝善书是宋明以来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戏曲相同,道教劝善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秩序.道教劝善书劝善惩恶、阴骘观念和因果报应等思想对戏曲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戏曲也成为道教劝善书传播的重要媒介.这种关联源于二者受众主体在民间以及"有功于辅教"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32.
福建霞浦摩尼教科仪典籍重大发现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世纪初我国敦煌和吐鲁番出土摩尼教汉文经典唐写本之后,而今又在福建霞浦再次发现数量可观的摩尼教斋醮科仪典籍,引起国内外摩尼学界的普遍关注。霞浦新发现的科仪文书中包含不少佛、道教的术语、概念和佛神名号,不免令人产生其是否为摩尼教文献的疑惑。今将已现世的唐写本《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摩尼教残经》和《下部赞》,与新发现的科仪典籍《摩尼光佛》、《兴福祖庆诞科》等,进行全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从形式上对帕拉维语"音译文字"和偈颂赞呗的运用,还是在内容上对佛、法、僧"三宝"的推崇以及对"五佛颂"、"天王赞"的宣扬,两者皆一脉相承,具有完全相同的宗教属性。换言之,即两者在摩尼教固有的传统神灵信仰、基本教义、教法和教理等方面,虽因产生年代不同,受佛、道两教的影响有别,而显出某些差异,但本质上合若符契,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33.
<正>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当今书坛既充满生机活力,又表现得困难重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这是书法艺术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取向、艺术标准、理论与实践关系、主流书风建设四个方面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唤起每一位书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4.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在对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劝诫中渗透着诸多和谐的理念,它的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及道德赏罚观,反映出道教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理论资粮。  相似文献   
35.
两位顾客     
冬天,一位顾客走进一家饭馆,忘了关门,饭馆里的一位顾客嚷道:“喂,外面这么冷,你关上门吧。”  相似文献   
36.
清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刘一明,一生著书颇多,其中部分著作,后人编辑成《道书十二种》,在道教界和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神室八法》就是其中的一种,篇幅很短,但却是刘一明“尽其生平所得”创作而成。《神室八法》前有一序,正文以“刚”、“柔”、“诚”、“信”、“和”、“静”、“虚”、“灵”8个字为纲,详细阐述其各自的精神实质,揭示  相似文献   
37.
陈丰盛 《天风》2015,(2):43
<正>"因着身边的人都恋爱,心里痒痒怎么办?"当这个问题一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就开始想象着,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会让我们"心里痒痒"。比如,看到新款手机上市、超市门口大幅吸引人眼球的广告,或者网络页面上出现的性感图片等。"心里痒痒"的感觉随时出现,若是"跟着感觉走",我们很容易在茫茫资讯中"阵亡"。"身边的人都恋爱……怎么办?"可能问这个问题的人群范围  相似文献   
38.
方圆 《道德与文明》2018,(3):147-154
功过格是盛行于晚明清初的通俗劝善书,功过格的流布,引发了一场关于劝善理念的争论。推行功过格的士人宣扬善恶报应、行善求福,其在吸引普通民众的同时,遭遇了正统儒士的批驳,他们反对功过格的功利色彩,强调善本当行、改过迁善。这两种劝善理念的差异既反映出士人群体不同的道德教化立场,也凸显了世俗功利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之间的价值张力:其一,在道德劝善上,推行功过格的士人主张善恶报应,更多地是面向一般民众的方便教化,正统儒士坚持善本当行,主要是勉励学道之人修身成德;其二,在德福观念上,普通民众深信善恶报应,希望积德行善能获得世俗福报,精英士人则基于良知自觉,以礼义为福,追求道德人格的完成。  相似文献   
39.
鲁浙 《天风》2003,(12):44-44
在约翰福音第13章第1节中提到主耶稣爱门徒到底。“到底”是到最后,到终点、到末了的意思。主耶稣爱我们到底,我们要纪念他的大爱,我们也要以到底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 希伯来书第3章第14节提到“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起初确实的信心”是指真实的信心,是建造在主耶稣复活之上的信心,是建造在磐石之上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才是正确的,实实在在的信心。对于我们每一个相信耶稣的人来说,必须要  相似文献   
40.
神就是爱     
张有正 《天风》1996,(11):2-3
经文:“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我们的信仰,是讲爱的信仰,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8)。在全部圣经中,有一节最宝贵的经文,是历世历代信徒最熟悉的,完全体现了神对人的爱,那就是约翰福音3章16节,马丁·路德称这节经文“是福音中的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