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45篇
  12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81.
内隐时间表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两个实验五种作业,探讨内隐时间表征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在表征动量中,(1)无论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向左还是向右,测试图形与识记图形之间位置偏移的错误率在与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一致的条件下比不一致的条件下大;(2)诱导图形内隐运动的一致性时间顺序消失之后,表征动量不存在;(3)在100ms的时间范围内,识记图形、测试图形之间的保持时距与记忆位置偏移呈线性相关;(4)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客体的概念和背景知识对表征动量无影响,研究结果肯定了表征动量中内隐时间表征的存在并具有方向性、顺序性、连续性和认知不可渗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2.
学习判断是指人们在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预测,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一种形式。学习判断按其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即时学习判断和延迟学习判断。与即时学习判断相比,延迟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较高,被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实验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发现高等级学习判断比低等级学习判断诱发了更大的时间窗为400-600ms的早期新旧效应和800-1200ms的晚期右侧额区新旧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延迟学习判断包含不止一个加工过程,早期新旧效应反映了线索再认的过程,晚期右侧额区效应则反映了对提取之后的评估过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阶段模型解释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3.
主动动作的时间压缩效应指主动动作到动作结果之间存在时间上的主观压缩。基于动作的主动控制感和因果关系的主动控制感是该效应的两种理论解释。本文首先分别介绍动作的主动控制感和因果关系的主动控制感, 并从行为和脑机制角度提供相应的证据解释时间压缩效应的机制。同时, 本文提出了在主动动作时间压缩效应中动作的主动控制感与因果关系的主动控制感之间可能存在的序列加工和平行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4.
视觉统计学习是指个体依据视觉刺激之间的转接概率来掌握统计规律的过程。本研究通过5个实验探讨了个体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进行视觉统计学习的加工机制。每个实验均包括熟悉(学习)和测试两个阶段:在熟悉阶段, 让被试观看名人面孔并完成重复图片探测的无关任务; 在测试阶段, 让被试进行二选一迫选任务。其中, 实验1和2分别考察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的视觉统计学习效果; 实验3分别考察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视觉进行统计学习的精确性; 实验4进一步考察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进行视觉统计学习的时间特征; 实验5验证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的视觉统计学习具有面孔特异性。结果表明:个体能同时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进行精确的视觉统计学习; 基于正立名人面孔的视觉统计学习效果显著高于基于倒置名人面孔的视觉统计学习效果; 虽然基于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的统计加工都具有一致的精确性, 但后者需要更多的加工时间。这提示: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的视觉统计学习具有面孔特异性, 个体基于名人面孔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的视觉统计学习过程是分离的, 统计运算发生于面孔特征加工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885.
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幸福评价的轨迹。从过去、现在和将来角度来研究幸福, 对于全面理解幸福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两项研究探索了中国大学生的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研究1让130名大学生完成时间维度生活满意度量表, 结果发现, 中国大学生认为过去与现在的幸福没有显著区别, 将来比过去和现在都幸福, 即过去幸福=现在幸福 < 将来幸福, 这与西方的研究结果过去幸福 < 现在幸福 < 将来幸福的轨迹不同。研究2采用实验法, 让45名大学生对描述幸福和不幸福的形容词进行评定, 再次支持了中国大学生的这一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不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呈现出过去不幸福=现在不幸福 > 将来不幸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86.
部分线索效应指让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材料, 在随后的测试阶段, 给学习者提供先前所学材料的一部分作为提取线索, 让其回忆剩余的材料, 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的现象。通过3个实验, 以图片为实验材料, 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特点。实验1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 结果发现:图片学习中, 以物体名称为线索时, 不存在部分线索效应; 而以图片为线索时, 存在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跨域线索是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实验2利用图片作线索, 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发展特点, 结果发现:图片学习中, 不同年龄被试均存在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年龄不是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实验3考察不同年龄被试对部分线索消极作用的记忆监控的发展变化趋势, 结果发现:小学二年级儿童即使经过多次学习, 也不能意识到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 小学五年级儿童经过二次学习后, 方可意识到这种消极作用, 并在部分线索条件下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时间; 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经过一次学习, 即可意识到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 他们均在部分线索条件下安排了更长的学习时间。结果表明: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在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年级之间有一个质的提高; 与初二学生相比, 高二学生对部分线索带来的消极影响做了更多的时间补偿。  相似文献   
887.
张锦涛  陈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心理学报》2014,46(10):1521-1533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 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渴求的条件反射理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即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 而且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得以实现。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3.58 ± 8.94小时, 网络社交使用占全部上网时间的比重为27.18 ± 18.15%; (2)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比重、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网络成瘾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3)网络使用时间以及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均能够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 同时网络社交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预测网络成瘾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即相比较少使用网络社交的被试, 较多使用网络社交的群体表现出更高的网络成瘾程度, 且网络使用时间对网络成瘾程度的预测作用相对较低; 而且网络社交比重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实现。  相似文献   
888.
尹华站 《心理科学》2013,36(3):743-747
为了探讨数秒内不同层级时间加工的特性,研究者分别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计时特性”角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Münsterberg (1889)、Michon(1985) 、Lewis 和 Miall(2003) 及Vierodt(1868)从前一角度,分别指出1/3秒、1/2秒、1秒及3秒可能是数秒以内时距加工机制的分界点,分界点以下与以上的加工机制存在差异。P?ppel(1997, 2009)则从后一角度指出限制信息加工过程的两类时间窗,一类时间窗是以20-60毫秒振荡周期运行的高频系统,属于初级整合单元;另一类时间窗主要是处理2-3秒以内事件系列的低频系统,属于高级整合单元。前一类时间窗可以为信息加工整合基本的心理事件,后一类时间窗则是把2-3秒内的心理事件整合为基本知觉单元。基于以往研究的剖析,我们认为1/3秒、1/2秒及1秒等分界点的真伪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并进一步假设40毫秒以内时间不能觉察为时距;40毫秒至3秒之间,随着长度增加,自动化加工减弱,控制性加工增强;3秒以上主要为控制性加工,涉及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889.
为了探讨项目难度与分值对自定步调学习时间的影响及学习时间分配的内在机制。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检验项目难度与分值对自定步调学习时间的影响,发现学习者倾向于将更多学习时间分配到困难或高分值的项目上;实验2设置”难1分项目-中5分项目-易5分项目”和“难1分项目-中1分项目-易5分项目”两种情境,在前者中发现难1分项目与中5分项目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显著多于易5分项目,后者中发现难1分项目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显著多于中1分项目和易5分项目,表明了学习者在自定步调学习中存在权衡过程。  相似文献   
890.
本研究探讨汉语背景下不同反应方式(手动,眼动)、不同方位(水平,垂直)上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STEARC效应)存在的可能性。四个实验均采用两类时间词语诱发被试的时间表征,采用2(时间:过去、将来)×2(反应手/眼跳方向:左、右/上、下)的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汉语背景下的人们将过去和身体左边(上)联系在一起,把将来和右边(下)联系在一起,人们存在自左向右和自上而下的STEARC效应,这种效应不存在手动和眼动的分离,人们对时间的表征不仅是一条时间线,更是一个心理时间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