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2.
为了探讨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在被试进行联合搜索作业(Conjunction search task)时,使用跨颅磁刺激干扰被试者右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观察被试者在学习前后的反应时间的变化。观察到磁刺激干扰前额叶的活动,明显地延长了被试者在学习前的反应时间,对学习之后的反应时间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右侧前额叶参与了记忆的编码,对记忆的提取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3.
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3,26(3):564-565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杨治良等,1999)。干扰现象是一个人从记忆中恢复某一特定信息时被其学习过的其它附加信息所削弱的情形。自从艾宾浩斯研究记忆现象、探索遗  相似文献   
174.
王荣伟 《天风》2017,(8):58-58
又到一年的暑期。每年7月,随着中小学生陆续进入暑假,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家长与社会的关注。暑期放假的时间相对较长,夏季又是犯罪易发、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段,暑期成为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高危期。有媒体记者对家长展开的(《关于孩子的安全,哪几项最让您担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担心孩子走失、被拐卖",62%的家长选了这一项;其次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75.
行为抑制的"停止信号"多来自内生意图行为"是否做"决策过程最后时刻内生性否定指示(即内生意图性抑制),而非环境提前设定。因无法用行为指标(错误率、反应时)评估,需将"自由选择"范式结合f MRI、EEG等技术测量与之相关的脑神经、自主神经生理特点;此外,范式中加入的刺激阈下启动、情绪信息影响了内生意图性抑制的加工过程。未来从三个方面拓展研究:(1)明确背内侧额叶皮质的心理机制;(2)探索人格特质的影响;(3)"停止信号"内生日常化。  相似文献   
176.
陈斯一 《世界哲学》2017,(3):122-128
在《形而上学》A.3中,亚里士多德将早期自然哲学家从提出质料因、到提出推动因,再到提出目的因的哲学史进程表述为"真理的强迫"。本文试以《形而上学》A.3文本中真理的两次"强迫"为线索,分析亚里士多德阐述早期自然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体系(特别是其四因说)的目的论理路。  相似文献   
177.
内疚是个体做出危害他人的行为或违反道德准则之后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 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内疚在道德规范和人际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主要采取自我报告范式、情境模拟范式、过失范式和经济博弈范式考察内疚的发生发展及其功能。近年来, 研究者尝试揭示内疚脑机制, 研究发现内疚主要激活前额叶皮层和脑岛等脑区, 前额叶可能与内疚的认知成分相关, 而脑岛主要与内疚的情绪成分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一步考察内疚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8.
冯攀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579-1587
睡眠剥夺与恐惧情绪加工的各个过程息息相关。睡眠剥夺损害了恐惧的习得过程, 而且影响着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的活动及它们之间的功能连接; 睡眠剥夺削弱了恐惧记忆的巩固和再巩固过程, 不仅破坏了恐惧记忆再巩固过程相关蛋白质和酶的合成, 同时也影响着海马、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的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连接; 睡眠剥夺损害了恐惧的消退, 同时也改变了海马、杏仁核等相关脑区的活动模式。未来的研究应从睡眠剥夺影响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睡眠剥夺与恐惧情绪相关障碍的关系等角度展开, 力图深入理解睡眠剥夺影响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9.
在加工正性情绪时, 前额叶左侧激活水平大于右侧。而正性情绪往往伴随着趋近动机。因此为了探索这种现象反映的究竟是正性情绪加工还是趋近动机加工, 文章总结了两个研究领域中的有关证据:来自特质或状态愤怒情绪与左前额叶相对激活关系领域的研究证据和来自身体姿势变化(包括整体姿势变化和单侧肌肉紧缩)对左前额叶相对激活的影响领域的研究证据。前者的一致发现是:左前额叶参与加工由愤怒情绪引发的趋近动机。后者的一致发现是:不同的身体姿势能够改变左前额叶的相对激活水平。两种领域的研究证据汇聚起来证明左前额叶参与加工趋近动机。文章还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注意事项和可能方向:精确定义回避型愤怒; 探索愤怒情绪是否在加工晚期诱发趋近或回避动机; 探索不同方式诱发的趋近动机是否在脑机制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0.
大量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发现人们愿意牺牲自身利益来维护公平,普遍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本文基于行为博弈任务对个体处于不同角色时的公平行为,从神经学层面做出新的解释,并对现存理论模型做了梳理。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公平行为的相关脑区主要有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岛和与认知控制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内侧眶额皮层。前脑岛激活越大,个体拒绝不公平方案的可能性越大,而腹外侧前额叶可以调节前脑岛的活动,使个体采取更理性的方式,接受不公平分配方案。另外,睾酮素和催产素作为神经调节的激素,可以对公平行为起到调节作用,睾酮素通过抑制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增加对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相反,催产素可以降低个体对于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并增加个体的公平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