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1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论述汉魏两晋佛教与道教之关系史时,近代佛学大师们对道教的第一部道经《太平经》同佛教初入中土的“第一部译经”(?)《四十二章经》的关系问题,颇有认识上的争议。关于两经各自的成书年代孰前孰后以及谁采用(或曰抄袭)谁的教义的问题,说法纷纭,见解不一。特别是关于《四十二章经》的成书年代,更是见解不一致。一般地说,较多的学者,而且是较占优势的一方,认为它们都是成书于汉代,《太平经》成书于佛教已传入中土六十余年的汉顺帝时期(公元126—144在位),四十二章经》译成于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或三国时期;  相似文献   
92.
一诚 《法音》2008,(6):3-3
(2008年5月29日)尊敬的各位领导、两岸四地的佛教同仁、各位四川同胞、媒体朋友们: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救援行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相似文献   
93.
唐思鹏 《法音》2003,(9):10-19
二、无著时代唯识学的再出现与再建立唯识学虽出自佛陀所说的根本圣典———方广诸经,但真正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印度佛教思想的主流,则是在佛陀灭度后一千年左右,由慈氏、无著、世亲三位菩萨的大力推阐和弘扬才得以实现,这中间既经过了部派佛教时代,也经过了中观学派时代。(一)部派佛教的出现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在佛陀灭度后大约一百年左右(公元前370年前后),因大天比丘提出“五事”,后称“大天五事”,便酿成教团之争,遂致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大天比丘是印度佛教大众部的始祖,“五事”是指大天在教义上的五种主张。依《异部宗轮…  相似文献   
94.
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佛教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间佛教就是近现代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佛教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探索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方法,发挥人间佛教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由香港佛光道场赞助,  相似文献   
95.
本文旨在探寻改进韩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可取途径。1991年韩国恢复地方自治以后,从财源、财力的分配和财政运行架构看,政府间财政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最为凸显的变化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的视角,已从原先的中央政府导向转变为地方政府导向。在上述转变过程中,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和变化最为显著。随着地方共享税的大幅增长和新补贴拨款制度的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重要性得到加强。原先建立在税收制度基础上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轴心,已经转移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上述改变影响了政府间关系、地方财政地位、地方政府财政运作的方式、行为和地方经济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强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而相对忽视税收制度的偏好政策,已经导致了一系列财政问题,诸如地方公共服务价格扭曲、低效的投资扩张、征税效率降低、道德风险和财政预算软约束。有鉴于此,是时候将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分权的优先政策,重新定向为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李明博新政府注重增强地方财政效率的政策,但没有重构原先政府留下的整个地方财政体系。从各方面判断,与原先的卢武铉府相比,现政府关于财政分权的立场非常脆弱且前后矛盾。考虑到上述事实,本文对韩...  相似文献   
96.
《乐记》受到了《荀子》和《易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心与物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奖学思想则以生生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现代人对源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美学的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7.
98.
2005年11月13-14日,中国无神论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无神论学会的理事长任继愈,副理事长何祚庥、杜继文、郭正谊、李申、申振钰、段启明、张新鹰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学会会员、理事和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共计8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副所长金泽出席会议开幕式。会议历时两天,进行了开幕式、学术交流和理事会换届选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鼓舞了士气,  相似文献   
99.
分享认真     
张美红 《佛教文化》2002,(Z1):43-44
佛教里面有一个修行法门叫做“回向”,把自己修行或诵经所积的功德,回向给亲朋好友、远戚近邻、乃至冤家债主……,将小小的功德回向给众多的人,让自己的修行功德可以利益更多的人,能够回小向大。 我常常将“回向”解释为“分享”。 在佛前虔心地将所受功德利益.藉由仪式回向给某某人是一种方式,而我总觉得,另一种更直接的回向方式却是分享出去,藉由语言、文字或行动,把内在的喜悦传达给他人,让他人也能分享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0.
《百喻经》既是佛教譬喻经中的代表作,为佛教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在印度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本文对其经名演变、汉译情况、分卷结构,及其在现当代的流行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意从文学研究角度分析了它的内容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