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和平的福音     
任军海 《天风》2002,(1):17-18
经文:弗2:14-18 世界上为什么总有冲突,战争?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两次的世界大战不知道吞没了多少个生命,北约轰炸南联盟又不知道使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现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仍有冲突,不断有人员伤亡的消息传出。还有,家庭为什么总有争吵,不和睦?婆媳关系,婚外情、夫妻冷战、离婚率越来越高等等,这些事情的发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但上帝就是爱,因为爱,上帝主动地寻找人“你在哪里”,因  相似文献   
96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环境变化,组织中员工感知的资质过剩现象愈发普遍,引发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以往有关员工资质过剩感知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组织内成员工作态度或行为的影响,而对于其是否以及如何产生工作外溢出效应,特别是如何对工作家庭关系产生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员工资质过剩感知的影响,本研究从员工个体的工作-家庭关系和其配偶的家庭-工作关系两方面,探讨了员工资质过剩感知的工作场所外溢出效应和交叉影响。具体而言,第一,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了员工资质过剩感知对其自身工作-家庭冲突的“悖论”中介模型,从而揭示其潜在的双刃剑效应;第二,基于工作-家庭增益模型,探讨员工资质过剩感知对其工作-家庭增益的双路径机制和边界条件;第三,结合交叉效应和性别角色导向理论,探索员工资质过剩感知对其配偶家庭-工作冲突和家庭-工作增益的交叉效应模型,明确员工性别与性别角色导向的双重调节作用,从而深化并拓展员工资质过剩感知的工作外影响研究。相关发现不但有助于从不同理论视角揭示员工资质过剩感知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丰富现有理论基础,同时也将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63.
在反应控制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认为只有干扰当前目标的效应器会出现抑制效应。总结近年研究发现,在反应控制过程中,不仅干扰效应器出现了抑制效应,与任务无关的效应器和任务要求效应器均出现了抑制效应;与反应控制相关的抑制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涉及反应冲突的任务,而是广泛存在于涉及反应执行的任务,即整个运动系统在多个情境下呈现抑制的全局性。双加工模型认为对不同效应器的抑制由不同脑区控制,聚光灯模型则认为不同效应器的抑制源于同一个系统,后者与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归一化模型一致。反应控制中抑制效应的全局性特征有助于从协同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思考认知加工。同时,当前研究对抑制效应全局性出现的条件也存在一些争论。未来研究应区分不同效应器,结合计算模型阐明各效应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各效应器在运动皮层的计算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异常与心理精神疾病人群反应控制失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4.
青春期被喻为“狂风骤雨期”,青少年可能比年幼的儿童和年长的成年人有更大的情绪抑制和控制的需求。情绪抑制控制能力与冒险行为、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关。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情绪冲突控制的差异。31名早期青少年(男生19名;M年龄=12.66岁)和33名成年人(男生16名;M年龄=20.15岁)完成了面孔-词Stroop任务。在该任务中,情绪词叠加在情绪面孔上构成一致和不一致条件,被试被要求判断面孔的效价(面孔任务)或词语的效价(词语任务)。分析两组被试在行为表现和与情绪信息加工相关的ERP成分上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存在Stroop效应(一致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比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短),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在面孔和词语判断任务中均发现了Stroop效应;(2)在青少年中,不一致条件诱发的N450波幅显著大于一致条件;(3)N450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词语判断任务中出现,而SP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出现。研究结果提供了神经证据表明,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处理情绪冲突的能力较差,这可能与其情绪控制相关的前额叶...  相似文献   
965.
于睿  陶云  朱晓媛  田涛 《心理科学》2023,(3):522-529
冲突监控是个体负责处理冲突信息的认知系统。关于双语经验能否提高个体的冲突监控水平的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论。本文在行为和认知神经证据基础上,总结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未来研究应不再执着于验证双语优势,从双语经验可能影响冲突监控功能的角度展开;在内涵更丰富的理论模型指导下,采用更多的纵向研究,在科学划分单语者与双语者的基础上,考虑语言相似性问题,并设置能反映更高认知水平的任务范式继续探究双语经验对冲突监控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6.
情绪冲突: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冲突是心理学中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相关研究主要源自认知冲突的研究。本文分三部分对情绪冲突进行了介绍,包括:(1)情绪冲突的溯源,概括介绍了认知冲突领域的研究情况;(2)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行为研究,包括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词-面孔Stroop范式、情绪启动范式和情绪Flanker范式等进行的研究;(3)情绪冲突的脑成像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冲突的检测和解决的脑机制。未来的研究,需要广泛借鉴认知冲突的研究范式,对情绪冲突发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动态变化及相应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对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考察,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67.
父母消极抚养方式与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20名小学、初中和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父母消极抚养方式与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检验父母消极抚养方式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适应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与孩子有关的父母冲突显著多于与父母自身有关的冲突,初中生报告的两种冲突显著多于小学生;母亲消极抚养显著多于父亲,父母对男生的消极抚养显著多于女生,父母对初中生的消极抚养显著多于小学生;青少年的抑郁、学习问题较多,在抑郁、不良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女生抑郁多于男生,男生的不良行为多于女生。在抑郁、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上存在显著年级主效应,初、高中生的抑郁、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显著多于小学生;(2)与孩子或父母有关的冲突越多,父母消极抚养越多;(3)父母消极抚养越多,青少年抑郁、不良行为、学习问题越多;(4)父母消极抚养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68.
本研究以临沂市3所小学1173名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其母亲为被试,探讨了母亲消极情绪表露与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母子冲突和母子亲密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家庭情绪表露问卷、亲子关系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母亲消极情绪表露与母子冲突、儿童焦虑两两显著正相关,母子亲密与母亲消极情绪表露、母子冲突、儿童焦虑的相关不显著;(2)母亲消极情绪表露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焦虑;(3)母子冲突在母亲消极情绪表露与儿童焦虑间起中介作用,且上述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母子亲密的调节。  相似文献   
96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3对夫妻的原生家庭父母冲突、 夫妻冲突解决模式和婚姻质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个体的原生家庭父母冲突与自身以及配偶的婚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丈夫的原生家庭冲突可以预测自身以及妻子的冲突解决模式,妻子的原生家庭冲突可预测丈夫的冲突解决模式;(3)丈夫夫妻冲突解决模式在双方原生家庭父母冲突对自...  相似文献   
970.
王元  李柯  盖笑松  曹逸飞 《心理学报》2020,52(10):1212-1223
本研究以基于即时反馈的Stop Signal范式为训练任务, 考察3周训练是否对青少年和成人的执行功能产生训练效应和迁移效应。发现青少年、成人实验组和积极控制组都出现了训练效应。两个实验组均产生了对反应抑制Go/No-go任务的迁移效应; 但只有青少年实验组出现了对干扰抑制Stroop任务的迁移效应。成人实验组和积极控制组都出现了对2-back任务的迁移效应; 但只有青少年实验组出现了在2-和3-back任务上的迁移效应。所有组别都未能出现对推理能力的迁移。研究证明从青春期到成年期, 基于即时反馈的反应抑制训练能够对执行功能产生训练和迁移效应, 但迁移仅限于抑制和工作记忆等基础成分, 无法改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