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来看,自然权利难以作为环境伦理的核心范畴,也难以作为环境法规的操作性概念;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着实然性确立问题和确定环境权受到损害的请求问题。国际环境法规在创制方面,它的目标及价值宣示与其执行中所具备的技术、方法、手段不相匹配,可操作性差;在立法利益基础方面,它在名义上是为了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结果,而实际上是各种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相妥协的产物。环境伦理的制度化困境意味着环境伦理的实现绝不是平坦之途,但也并不否定环境制度对于环境伦理的承载和转化功能。  相似文献   
32.
近期,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统战领域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党中央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对进一步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伊斯兰教界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条例》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33.
南北朝后期到初唐成书的《三洞奉道科诫仪范》对道教法位体系进行了详细记述。唐前期道教徒依据实际需要,对此系统进一步整理,最终形成较严整的道教内部递升制度。传世和新出土的唐代碑铭可以确证此法位制度在唐代的普及性。对从《三洞奉道科诫仪范》到盛唐时期的道教法位制度的变迁及现实情况的细致考索,可以恢复和强调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中古道教重要面相。  相似文献   
34.
国内新闻     
《天风》2017,(11):59-60
☆山东省基督教两会教会治理专委会同工一行六人,于2017年9月11日至13日赴淄博、滨州、聊城、济南四地教会进行走访调研,推进教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35.
农民外出就业:乡土社会网络的困境和制度化路径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成斌 《学海》2004,(6):79-8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已从同质人群构成的初级社会网络拓展到由异质人群构成的次级社会网络,从非制度化的社会网络拓展到政府和市场提供的制度化路径,且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网络和制度化的路径交织在一起,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了信息、资源、规则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36.
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顼基本权利。依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维护人民合法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7.
《中国宗教》2023,(1):36-37
<正>国家宗教事务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我国宗教法治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办法》的公布施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38.
《中国宗教》2023,(7):48-53
近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9号公布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同时废止。《办法》的公布施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门宦是中亚苏菲神秘主义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其过程也可以视为苏菲教团组织世俗化与制度化的演进历程,形成中国苏菲门宦组织的自身特性。本文以四大门宦中的哲赫忍耶为例,将其宗教组织制度化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苏菲教团的哲赫忍耶,哲赫忍耶门宦的雏形,哲赫忍耶门宦的形成与定型,在对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回溯中,观照哲赫忍耶宗教组织制度化构建的历史境遇,以及作为宗教族群建设中形成的门宦显性特征。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中国和波兰为例,试图分析并阐释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建立和发展的制度逻辑.虽然中国与波兰两国的经济改革都导致了明显的社会分化,但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外部约束条件的差异,在中国和波兰,政府针对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压力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明显影响了两国的社会政策模式.为减轻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带来的冲击,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社会保护机制形成是通过建立强调社会秩序稳定、"去政治化"(De-politicizing)的反应型社会政策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双重方式来实现的,同时突出机制建立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特征.而在波兰,由于受到了不同社会精英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压力左右,以及国际外部环境与国际组织的影响,该国社会保护机制的形成则更多是通过政治协商与谈判的渠道来完成,其机制建立突出了民主参与和协商的因素.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同中国长期推行经济发展优先的格局不同,波兰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回归欧洲"的普遍社会预期和欧盟的外部制度约束,加快了其社会保护机制建立的制度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