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4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论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文兵 《现代哲学》2001,23(4):89-92
长期以来,在企业伦理建设方面,人们一直十分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和研讨,却忽视了这种社会责任的根植土壤和“条件极值”,甚至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搁置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合理合法的行为之上,没有真正寻找到企业经济利益增进与道德素质提高的切入点,其结果难免流于空谈,缺乏  相似文献   
402.
保护弱势群体:现代伦理秩序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彩玲 《现代哲学》2001,3(3):60-64
弱势群体,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在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中处于最不利景况的那一群人。而这种分配的不公正往往与他们自身的身份、天赋条件、生理状况、生活区域甚至是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无可选择的先在地秩序决定了他们的地位。比如说,由于血缘而固定在农村的农民身份、由于性别而处于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女性、由于自然的成长过程而处于劣势的儿童与老人、由于天赋条件不够智力发展水平有限而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城市民工、由于先天残疾而与社会生活无缘的不幸的人们。这些都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03.
西方组织公平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要想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应着力提高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上下级互动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较之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人际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制度公平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解释力最强;在分配制度不公平的情境下,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才会影响分配公平感,仅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4.
刘文  朱琳  张雪  张玉  刘颖 《心理学报》2015,47(11):1341-1348
公平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公平和不公平的稳定而个性化的反应, 其表现为个体对公平的不同偏好。本研究旨在考察2~3岁儿童公平敏感性发展特点, 并进一步探究分配情境、分配数量和分配结果等因素对儿童公平敏感性的影响。实验1采用VOE范式, 在第三方任务情境下, 考察130名2~3岁儿童公平敏感性的发展特点, 结果发现在VOE范式下, 2~3岁儿童公平敏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 3岁~3岁3个月儿童的公平敏感性发展最明显。实验2, 选取60名处于公平敏感性发展最明显的3岁~3岁3个月的儿童比较其在不同分配情境、分配数量以及分配结果下的注视时间差异。结果表明, 在有接受者情境下儿童公平敏感性显著高于无接受者情境下的公平敏感性, 并且公平敏感性受分配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5.
通过三个实验,利用学习时间分配作为指标,考察了学习者对部分线索效应记忆监控的状况。实验1考察被试在单次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时间分配情况,结果发现被试在两种条件下所使用的学习时间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在一次学习后被试还不能对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进行有效控制。实验2中,经过多次学习后,被试在部分线索条件下使用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实验3在自控步调学习前加入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任务,结果发现经过一次学习,部分线索组和自由回忆组的判断值虽无显著差异,但部分线索组的自控步调学习时间显著长于自由回忆组,并且其回忆成绩也显著提高,说明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过程本身是学习时间分配的制约因素。研究说明,为了加速主体对部分线索的消极影响的控制,引导主体对学习任务进行难度判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06.
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斌  李洁 《心理科学》2008,31(1):142-146,13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再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阶段的分配注意与编码阶段的分配注意相比,对视觉工作记忆成绩影响更大;双任务条件下,被试正确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高,而错误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会降低;发音抑制与视觉工作记忆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407.
道德他律:我的道德重建的社会政治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道德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408.
组织不公正及其效果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组织公正感的研究出发,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外关于3种组织不公正,即分配不公、程序不公正和互动不公正研究及其效果,特别分析了组织不公正对组织的具体危害,这种危害包括隐蔽的攻击、退缩行为和公开的攻击。文章还介绍了我国学者关于分配不公平方面的研究。最后,作者指出组织不公正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即组织不公正可能本质上不同于组织公正,组织不公正研究存在操作定义狭隘和跨文化障碍,以此为基础描述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9.
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 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 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岁儿童无显著差异; 实验2, 130名5~8岁儿童在第三方情境下给来自特定群体的两名儿童分配资源,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显著高于5~6岁儿童。两个实验均发现儿童的分配行为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5~6岁儿童比7~8岁儿童更明显。并且, 5~6岁女生比男生有更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但在7~8岁组无性别差异。此外, 只有7~8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卷入情境上的差异, 他们在第三方情境比第一方情境下更能做出公平分配, 但5~6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无情境差异。综上可见, 比起年幼儿童, 年长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行为发展得更好, 并且在两种卷入情境下受内群体偏爱的影响均更小。  相似文献   
410.
沈卫平 《学海》2003,(6):27-31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近年来 ,江苏居民消费需求呈下降趋势。从收入因素来分析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和收入差距的扩大 ,制约了江苏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 ,增加居民的收入 ,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