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6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最新文献和实践经验,用科学、辩证的观点分析脑动静脉畸形的自然史、诊断和治疗选择.就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及放射外科治疗三种手段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2.
绍光 《天风》2000,(4):18-20
本期“专题讨论”栏继续“如何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这一话题。大家在文章中不约而同地提到,牧养的关键是发动并训练信徒来参与,这一意见值得重视。教会牧养绝不仅是牧师传道人的事,也与每一信徒有关,大家都当有份。有关牧养的讨论拟在下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5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05方案”)开设的第一门课程。任何一门新课程,都包含着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同时需采纳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而对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领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课程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这种理解,本人试图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对于教材内容的思考,侧重于从教学理念和方法入手,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4.
付伟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42-243
当代大学生群体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同时,又呈现出与群体成员在联系与交往方面的新困境。在新时代环境下成长与发展中的大学生,在合群性培养方面需要以新的理性原则为指导,要考虑他们的本性,树立理性观念,打破亲疏远近的传统亲情等级观念,培养他们的群体协同感与群体精神文化认同感,在群体活动与交往中培养群性,塑造群性,使个体达到由于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而形成自由全面发展状态,但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达到个性与群性的双彰,个人与他人的融洽相处。  相似文献   
55.
《中国穆斯林》1995,(3):3-5
意义深远的创举本刊评论员中国伊协举办的首届(95)全国《古兰经》朗诵比赛已于3月15日圆满结束。这一全国规模的诵经赛,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尚属首次,在国内外反响较大、影响深远。这次诵经赛活动,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和全国各地伊协的关怀与支持,受...  相似文献   
56.
2016年5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科学院共同主办,主题为“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来自欧洲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海内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探讨关于全球人文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与未来。  相似文献   
57.
个体开业医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卫生队伍的补充,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个体开业医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为了确保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探讨措施,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8.
本文是雅克·彼岱在2007年英国伦敦历史唯物主义年度大会上的发言,借助于其著作<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2007)英文版的出版,他介绍了自己20多年研究马克思思想从<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论)>(1985)、到<一般理论>(1999)、<解读和重建(资本论)>(2004)、再到<后马克思主义>(2007)的整个历程.彼岱在发言中主要阐述了自己如何以包含着经济和政治、资本和权力的元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马克思的思想和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59.
正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犹太教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随着犹太人涉足东方,犹太教就已进入中国社会。中国学者对犹太教的关注始于清代,清末著名史学家洪钧在《元史各教名考》一文中对犹太教作了初步考证。①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多,犹太学逐渐复苏,犹太教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出版了与犹太教相关的著作14部,译著21部,发  相似文献   
60.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经过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环境因素、教学模式、社交活动等五个方面。男女生及四类院校之间的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