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教师是阳光下的职业,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道路充满阳光,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是每一位教育人崇高的理想和光荣的职责。教育是奉献,是爱的奉献。作为一名普通的班导师,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2.
一、科学的学校管理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后,随着大lT业的兴起,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各政府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公共教育制度,政府对教育控制力度在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对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升。此时企业管理研究兴起,企业管理理论流行开来以后,对教育的管理难免产生巨大影响,为教育管理从经验型走向效率追求型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学校管理者借鉴企业管理理论于学校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83.
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是一种现代形态的哲学间架,是牟氏哲学地建立起来的新儒学。其之所以能哲学地建立起来,端赖其逻辑进路。由逻辑之先验性照见纯理自身,既而进至知性主体,再由知性主体之不足,而朗现儒学之心性道德主体,这是唯一的先验超越本体,"道德的形上学"至此而建立。逻辑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是理解"道德的形上学"何以必须建立之根本进路。只有把握了这一进路,"道德的形上学"之内涵及其意义才能得以全盘展露。  相似文献   
84.
陈永涛 《天风》2018,(8):25-25
从唐贞观(公元635年)以降,基督教先后四度入华。先是景教在唐朝传入,接着是天主教在元代的传播,到明末清初天主教再次入华,然后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来到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不同时期均面对着多层次多方面的挑战。但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成为自景教以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5.
牟宗三通过对道德理性三义的确立与对儒家的"当下呈现"即是康德所谓智的直觉之肯定,建立了道德的形上学。他进而认为康德只证成了道德理性之第一义,而未能证成其第二义,亦未能透显出第三义,衡定康德只有道德的神学而无道德的形上学。通过对康德理路的分析可以发现,康德建立的道德的神学在《判断力批判》中亦有道德的证明,而非只有《实践理性批判》之单纯分解地形式地建立,与儒家以良知为本体建立道德的形上学的思路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86.
陈影 《中国宗教》2018,(10):70-7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与其他思潮一起,是当时中国文化精英在现实处境中寻求民族救赎、在传统文化中建构新身份的诸多途径之一,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对中国现代文学风貌的塑型。  相似文献   
87.
一、独立能力的含义 "独立能力"是指不需要外界的帮助靠自己就能完成事情的一种能力.对幼儿而言虽然离不开家长的照顾但其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内在成长是未来独立的基础.因此幼儿应该具有很好的独立能力.  相似文献   
88.
如果要分析国学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何为国学,其次还须关注当下的国学热与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国学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89.
李爱莲 《天风》2012,(5):38-38
前阵子心情有些沉重,回到家里,我往往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讲。这天,我和两个女儿各据餐桌一角,她们埋头写作业,我则对着计算机继续工作,却忍不住轻叹了口气。女儿的贴心举动"妈妈,您怎么了?"听到叹气声,两个女儿同时抬起头来看我,语带关心地问。  相似文献   
90.
《佛教文化》2012,(3):123-123
慧妈妈:赞叹你的守望!我跟大多数妈妈一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当的是责备、期望的角色,更多的注重结果,而没有守望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到你的文章,真感到汗颜。孩子现在的种种缺点折射着我这个妈妈的失败,14岁的孩子,要想改变还容易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