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3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5,(12):49-49
编辑部同工:主内平安! 最近我们看到1996年的《天风》收订已经开始,知道订价一年要24元。明年怎么会涨到这么高呢?我门想,《天风》作为教会的刊物,是为了牧养主的群羊,订价是不该上涨这么快的,我们一年比一年订不起了。  相似文献   
282.
丰子恺一生求真,趋善,爱美。他认为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学习艺术须涵养心灵和眼光,由此可抵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沟通的审美境界,即生命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83.
《创世记》中记载,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又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其他活物的生灵——人,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  相似文献   
284.
孟姜女称谓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起初是泛指姜姓家族中的大姑娘和齐国的美貌女子,后来由于杞梁妻这个心灵美的典型人物的出现,才使孟姜女的形象趋于完美,并开始有了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285.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腹膜纤维化导致腹透效能下降及超滤衰竭,制约着腹膜透析的应用.腹膜间皮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是腹膜纤维化的起始和可逆环节,因此预防和逆转EMT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阻止和延缓腹膜纤维化、超滤衰竭的最佳策略,并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86.
现代新儒家在反思"五四"启蒙运动的过程中,以理性的态度分析了中西公私含义及其现代转换,并就儒家公共性进行了本体论建构。梁漱溟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提出以"意欲"区分文化类型的思路,并以"意欲"的不同阐释公私的差别。唐君毅将"自我"作了"现实自我"与"道德自我"的区分,认为"道德自我"是一个包括和统帅一切活动的"觉照",是形上本体。杜维明认为,"自我"包括"仁"与"礼"两个方面,它不仅是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心,也是能动的自觉发展过程。杜维明将"自我"的实现与转化看作存有的连续性过程,并为"自我"的终极转化进行了本体论的设定与阐释。  相似文献   
287.
隐藏自己     
朴桂春 《天风》1996,(3):7-7
“救主以色列的神啊,你实在是自隐的神。”(赛45:15) 隐藏自己是我们神的美德,他坐在至高之处却谦卑地垂看世人。他不像雕刻的偶像。  相似文献   
288.
《周易》是我国留传至今的最早的典籍之一。但一提起它人们就与占卜、算卦、封建迷信联系起来。“算卦”成了《周易》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周易》的曲解。《系辞》讲:“《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可见《周易》作者也不认为它是纯卜筮之书,而是更多地包括了其他内容。当今不少学者认为《周易》  相似文献   
289.
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尽快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是当前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要想改变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学习现状,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研究后进生的表现,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而探索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办法,使中优生队伍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290.
萧红在20世纪30年代文坛里红极一时,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孤寂冷寞的童年经验、痛苦不幸的爱情遭遇给她造成了严重的缺失感。这种缺失体验对萧红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将自己的缺失经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把心中的苦闷与孤寂宣泄出来,企图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