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6~12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国桢  王丽  李胜男 《心理科学》2004,27(4):781-785
以124名6~12岁儿童为被试、以情境故事为材料的测查表明:我国6~12岁儿童均能作出移情反应和一般助人行为倾向反应,但8岁以上儿童的反应更为强烈和成熟;8岁以上儿童才能在自己也有困难的冲突背景下仍作出助人行为倾向的反应;6~12岁儿童的移情反应与其一般助人行为倾向反应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移情反应与冲突背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反应的显著正相关8岁以上儿童才具有;个人、集体两类情境会影响他们的移情反应;人身伤害、声誉损害、财物损坏三种情境会影响他们的助人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82.
闫志英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6):1383-1387
摘 要:本研究基于个体倾向和情境的双重视角,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探讨不同移情能力的个体在真实性不同情境中的移情反应。结果发现: (1)移情能力高、低分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2)情境真实性高、低两种情境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某些具体的移情反应上,移情能力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4)性别差异不显著。属个体倾向范畴的移情能力对移情反应具有显著影响,情境对移情反应的影响与移情能力有关,移情能力高的个体对情境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3.
这些年来,学界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且广泛,如关于认识的辩证法、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科学决策、思维科学研究、虚拟认识论、脑科学、潜意识研究、创造性思维研究等等,成果丰硕,见地新颖。但是现在看来,上述研究多限于对理性认识的研究,而对  相似文献   
84.
大学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101名在校大学生施测“大五”人格量表( NEO-PI-R)和人际信任量表(ITS),考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EO-PI-R中有四个人格维度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其中信任倾向与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顺从、愤怒敌意、热情、自我意识、焦虑等14个具体人格特质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在人格维度中,宜人性、外倾性和神经质可以预测信任倾向;在具体人格特质中,顺从、热情、焦虑和诚实是影响信任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
责任行为是个体在特定责任情境下履行责任和承担后果的行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着重探讨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认同和责任情境因素对责任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美德认同,以及责任情境中的责任性质和责任对象都对大学生的责任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且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1)传统美德认同高的大学生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其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2)履行责任时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承担后果时的责任行为倾向,但低美德认同者的两种行为倾向在他人责任情境中无差异;(3)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对他人的责任行为倾向;但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在承担后果情境中则相反。  相似文献   
86.
很多媒体问我,你干的事情那么杂,还都做得有模有样,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就说,因为从小爱玩,我妈天天打我也没把我打服帖,从小到大,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创造性思维与行为样式。人的成长固然有父母的教养与学校的教育,但要是只有那些教养和教育,那一个人就不是自己了。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讨观点采择与共情倾向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164名高中教师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并在三种不同的观点采择指导语下完成共情反应问卷。结果表明:(1)观点采择通过指导语操作检验有效;(2)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技术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3)情感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认知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8.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的无聊倾向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并对97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无聊倾向性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问卷分为两个维度: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2)这两个维度由6个因子组成:单调性、约束性、孤独感、紧张感、自控力和创造力;(3)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无聊指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9.
以河南和陕西两省3812名4~9年级农村学生为研究样本, 考察其在抑郁、自尊、问题行为、幸福感、未来压力感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 并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探讨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倾向值匹配之前, 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未来压力感知、抑郁和幸福感3方面的适应状况均比非留守儿童差, 在师生关系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感知到的未来压力及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经过倾向值匹配处理后, 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未来压力感知也高于非留守儿童, 但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的社会适应差异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状态。  相似文献   
90.
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