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对重庆大足、安岳等地的石刻中有关《柳本尊传碑》中所记载的“天福”年号作了考证,认为柳本尊作传的作者是释祖觉禅师,“天复”应为“天福”,“十炼图”题记中的年号应为蜀王王建所称。安岳“十炼图”添刻的柳本尊生卒年失实,《汉州志》所载与史实贴近。  相似文献   
32.
今年是世纪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以最真挚的感情,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表达最诚挚的怀念。我们天主教界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对邓小平怀着无限深厚的情谊。 邓小平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当之无愧是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推动者和总设计师。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犹如一声惊雷,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创了新的理论,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确立了重要航标。  相似文献   
33.
本刊讯9月29日上午,学诚副会长在北京龙泉寺会见并宴请了国务院侨办赵昆司长、王萍副司长率领的国庆62周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观礼嘉宾团一行50人,张琳副秘书长、龙泉寺监院禅兴法师等陪同会见。  相似文献   
34.
有关中国古代僧人的研究,多着重他们在义理、宗教、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建树,而对一般僧众之出家、拜师、受具、住锡、游化、衣食、舍世等生活片段,文献记载零碎,也较少受学者注意。其实,出家等皆为僧众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以慧皎《高僧传》有关数百汉僧出家受戒的记载为研究对象,归纳他们的出家因由,及带出相关律制问题的讨论,期望能对古代僧人的生涯,以及印度律制于中土的施行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35.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我国各宗教和广大宗教界人士秉承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与党同心同行、团结合作、和衷共济,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根据国家宗教局《关于在宗教界开展  相似文献   
36.
王小明 《法音》2008,(11):62-62
本刊讯10月19日.浙江宁波七塔禅寺隆重举行建寺1150周年庆典。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慈云寺方丈惟贤法师.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天童寺退居方丈广修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  相似文献   
37.
《伦理学研究》2008,(2):F0003
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  相似文献   
38.
张永芳 《中国道教》2008,(5):55-55,61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本诗乃咏道诗歌中的传世名篇,作者是中唐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掬,诗体为七言律诗.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纪游之作,但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有助于加深人们对道教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39.
十斋日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斋日的来源及地藏菩萨十斋日,法国学者苏远鸣与中国学者张总、王承文等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他们于佛教对十斋日的具体接受过程还缺乏深入的考察。本文就此提出补说。认为:佛教徒对十斋日的态度经过了由拒斥到吸收的过程;在统治者推行十斋日,以及民众修习实践的压力下,十斋日在盛唐、至少是中唐时期已进入佛教经典,至少在中唐时期已被信奉者归之于佛教;佛教徒对十斋日的改造使其反而取代了道教十斋日,在民众信仰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目前将敦煌遗书中的十斋日统称为《地藏菩萨十斋日》是不恰当的,后者乃《地藏菩萨本愿经》吸收十斋日所产生的结果,而它的称谓,似也应以写本中用得较多的《地藏菩萨经十斋日》为准。  相似文献   
40.
学诚 《法音》2007,(6):4-5
(2007年5月29日于日本东京)尊敬的小野冢几澄会长,尊敬的天台座主半田孝淳猊下,尊敬的庭野日鑛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