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9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雕塑作为立体李间造型艺术形式,从古至今新的造型语言层出不穷,但是在任何时期的雕塑创作及制作中泥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许多艺术家进行雕塑创作时所广为采用的最便捷创作方法之一。在泥塑中能给创作者更多的灵感空间,也能为雕塑的最终成型起到“辩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2.
近年来,依托生态学成长的边缘学科正不断蓬勃发展,因其大多具有新颖的“解题”能力,故在诸多领域都彰显了极强的生命力,宗教生态学也位列其中。然而,从我国宗教生态学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尽管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微观对象的量化,并能够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假设,但依然缺乏从宏观层面对宗教生态系统整体性质的把握,原因在于事物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涌现”现象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加和”或“还原”予以深度揭示的。  相似文献   
233.
刘双全是湖南颇有影响力的民间画家。他从事中国画创作已达30余年,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女书绘画作品。他自1985年起,开始选择独一无二的女书作为绘画创作题材,并借鉴当地民间经板木刻、女红图案等表现形式,创造出了一批独具一格的女书绘画作品。他的女书素材有关的绘画作品体现出来的画风特点,及艺术创作规律,为我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34.
茅蕾 《美与时代》2023,(8):24-26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画在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受到西洋素描的影响,更加注重造型的构造和光影的作用。关于在中国画中引入素描的优点和缺点早就引起了许多争论。素描是一门以写生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也是中国美术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形态决定了中国画专业在造型教学中的着眼点必须与传统绘画相适应,将素描的优势应用于其中,探索出符合中国画的用线以及塑造方式。从中国画创作的角度深度剖析素描与中国画创作的异同及现状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国画创作内涵的同时促进素描外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5.
就山水画的功能而言,宗炳首次明确提出了畅游之说,它蕴含了绘画新的功能——怡情。后人从审美主体去理解和探讨山水画的功能,把画中之山水具有的怡情、怡性作用,归结为畅游与畅神,即可使观者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36.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儿童电影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少数民族儿童电影从无到有,数量从少到多,取材更加宽泛、制作更加精良,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批又一批知名的电影人,都参与过少数民族儿童电影的拍摄,体现出他们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儿童电影的关爱。从国家的层面来说,重视少数民族儿童电影的拍摄,既是为儿童烹制精神食粮的需要,也是增进民族团结、友谊的客观要求,因此使命重大。在两者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的少数民族儿童电影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7.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甘肃省泾川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  相似文献   
238.
239.
归因理论重视社会对人的影响,认为如果忽视社会的影响,对人类行为的预测就不可能。同时,归因理论的研究已发现了个体行为的前因和原因对个体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规律。这就使得从个人的归因(原因推理)预测其情感和行为,以及从人的情感和行为反推人的归因成为可能。然而,这些理论和规律是否适用于我国大学生,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探讨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对我国大学生成就归因和教育工作的适用性,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奠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