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人际关系网络中,那些被信任者构成了个体的"信任圈",信任圈的规模可以代表个体表现出的信任水平。本研究考察了在不同交流主题(借钱、正面和负面信息交流)和风险等级下,中国人和加拿大人信任圈规模的差异。对202名中国和加拿大成年被试的调查表明,交流主题对信任水平有影响,在借钱和交流正面信息时信任圈明显大于交流负面信息时;风险等级越高,信任圈越小,在借钱时人们对风险等级尤其敏感;无论分享正面还是负面信息时,中国人的信任圈都比加拿大人更小,而在借钱方面中国人比加拿大人的信任圈更大。可见,人际信任与主题、风险和文化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有关,这些结果对于理解信任的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往实践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放在一起做个比较,就会发现这样一种趋势,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绘画中,作者的注视高度大多采用略带仰视的角度,80年代则多见俯视,90年代最常见的是近距离的平视,而现在,很多已不是肉眼所习惯的视觉感觉了.这种现象肯定不是偶然的,这里不但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和情感,进一步也能折射出特定的社会机制和意识形态.新中国60余年的历史变化及其对艺术家的影响,便可以用这种图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3.
他亦僧亦道,亦诗亦画,狂放孤傲,冷漠怪诞.清苦多舛、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绝顶惊人的绘画艺术."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绘画乃是一种用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一词,经历了含义的变化与演绎,于是也就有了对于"自然观"与"审美语境"的重新读解-"中国画一旦失去了道技一体,以道御艺的艺术特征,笔墨就失去了精神支持,退化成了一般性的技术手段,这对包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中国画而言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05.
当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中呈现的艺术美所感动.一幅能让欣赏者感到震撼的作品,其选择的题材是非常重要的.题材的确定容易为艺术家找到一个创作的方向,而在既定的题材中体现某一主题,却是一幅作品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6.
选取36名大学生,运用眼动技术,探讨不同结构类型文章在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的变化特点。被试阅读的材料有两类:一是段落内部各个句子之间为平行关系(平行材料);一是每段第一个句子为该段落主题句(总分材料)。结果发现,两类材料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均出现了显著的主题转换效应,但在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消失,说明读者在第一遍阅读时已构建了文章的主题结构表征,并以此来指导后面的阅读。该结果支持共同策略假设理论,说明无论文章中是否存在标记,读者在阅读时都会构建一定完善的主题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7.
解读曼殊五部曲(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殊自谓“遭世有难言之恫”,这是因为直至在他离开人世时,他还不知他的生母是谁?这就是曼殊一生的底蕴。饱受宗族歧视、缺少亲情的曼殊少小出家,及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流浪生涯,对于人间温暖,正如久旱逢甘霖。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时期,内腐和外侵,致使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明古国,遭受前所未有的沉痛灾难,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祖国被帝国主义疯狂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风俗画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上层阶级出于"礼失而求诸野"、粉饰太平的目的,同中下层百姓在物质要求得到一定满足时转向对文化艺术欣赏需求的大文化氛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以其自身观照社会民风民俗的绘画内容和丰富的绘画风格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个社会在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对一般历史的记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风俗画给我们提供了不同于文字记录的直观的了解历史和社会风貌的途径,同时也在艺术绘画史上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表现范围和表现能力,成为最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欣赏和审美需求的绘画形式。而风俗画创作内容的社会性、人民性正是当今绘画创作发展的方向之一。画家们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关注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用更加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去记录这些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化,营造一个更加绚烂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化让世人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许多年中,任福生一直是以石狮为母语展开他的绘画主题的.石狮在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又是承担着权力守护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