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刘小波的隶书创新,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将篆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书体的元素融入隶书创作,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种则是将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等各种文字的写法融入隶书创作,形成隶书新的书写风范.刘小波的隶书作品里蕴涵着多姿多彩的生命信息,具有了"方圆劲秀,清润华美"的风格,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摄影家的审美创作活动,经历了发现美、提炼美到创造美的过程。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摄影者审美意识的融入。如果在摄影创作中充分调动并运用审美意识,作品也会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歌曲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瓦解敌人,鼓舞军民的斗志,发挥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对该时期的群众歌曲做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素描教学,除了考虑造型艺术各专业之间的微小差别外,更多研究的应该是从基础训练顺利走向高级阶段(创作、设计)的延续性发展,实现从自然型的再现到艺术型的表现的转变。这里既包含基本技巧的掌控,又有创作要素和观念意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杜书瀛小传     
杜书瀛(笔名田中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编委.当代文艺理论家.山东省宁津县人,汉族.1938年7月19日出生于抗日干部家庭.父亲杜子甫在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第一军分区政委,1942年6月19日在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父亲去世后,杜书瀛跟随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母亲,在颠簸中读小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殊的文化信仰造就了中国民间艺术别样的题材内容,其中吉祥文化成为一种观念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尤其是龙文化几千年来的广泛流传。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是一个龙的世界,现存各种形态龙纹样达三百余个。开封山陕甘会馆中体现吉祥文化与龙文化的龙纹样是发掘民族文化、探析民间艺术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思想相对解放,这一期间的中国电影海报开始出现多样化的艺术手段的应用。1957-1965年的批判时代,电影海报虽然在制作方面逐渐精良,但内容却开始变得单一。文革十年,电影海报完全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电影海报的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绘画的教学活动中,总是先进行素描、色彩等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才是上升至创造作品的训练,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往往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先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获得创造表现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在绘画基础训练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强调基本功而忽视作品画的意识甚至将二者彻底割裂,这样长久的结果可能会造成思维的定势,创造的意识被禁锢和弱化。这就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了。  相似文献   
19.
不敢不自重     
接到一个叫人心里颇不是滋味的电话。"先生,你投到我刊的故事我们准备刊用,但依照工作惯例,我们想问一下,你这篇故事的'故事核',是否参考过别人的?"编辑女士在电话里问。我当然明白她的这个"参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告诉她:"我不仅从来就不'参考'别人的,而且也非常害怕'参考'别人的,要知道,我是完全以写作为生的人啊!而不是以赚稿费为生!至少,我不是那种把写作当作沽名钓誉投机捞钱的人!"我的声音都微微颤抖了。或许是编辑女士听出了我的"激动",她便解释说:"我们制定这个工作惯例,也是事出无奈,因为现在不自重的人太多了,每…  相似文献   
20.
"脏手"(dirty hands)问题的理论源头可追溯至马基雅维里的政治主张,甚或更早地体现于柏拉图的"高贵谎言"(noble lie),但政治"脏手"概念的提出及问题的集中研究肇始于当代。目前,西方学界对政治"脏手"现象予以高度重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相比之下,国内学界对政治"脏手"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非常少,且个别学者对该问题存在误解。而厘清这一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人们反思政治的道德维度和政治伦理的建构方向,而且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