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行为的绩效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基于行为的绩效评定一直是各类组织的主要绩效评定方法。基于工作结果的非判断性绩效测量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各种基于工作行为的判断性绩效测量方法相继开发出来。行为指标的筛选成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组织公民行为、区分作业绩效与关系绩效等研究,向基于行为的绩效评定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2,25(2):233-233,232
时间,象用符号表示的旅行,是用生活事件划分的。人的心理时间总是与他的具体活动、思想和想象相联系的。一些研究发现,被试者的未来时间透视与其已有的事件经历和控制经验相关,也与其预期的个人未来生活事件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透视的特点及其与控制观的关系.但生活事件对未来时间透视的影响如何,国内尚未见有关文献报导。研究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对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成就动机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旨在讨论未来时间透视与个体经历过和期盼的生活事件的关系及其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53.
心理学中脑电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通常是指头皮记录到的与大脑对刺激反应相关的电位变化信息。ERP成分分析法是脑电在心理学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成分分析法一般认为ERP是由具有不同心理功能含义的ERP成分叠加构成,通过分析各成分的差异可以阐明心理认知活动上的异同。因此。精确提取ERP成分是ERP成分分析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学术界ERP成分的定义至今仍是见仁见智,不同学者往往有着不同的定义,意见难以统一,所以对成分的提取仍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4.
组织中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什么是心理契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纸契约就能完全包含的 ,而且由于环境、组织和个体的动态变化 ,雇佣关系也不可能全部通过契约加以明确规范。然而企业和员工却常常能找到决策的依据 ,并且各自行为常常具有相互可预测的特点 ,如同有一纸契约在加以规范 ,这就是心理契约。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Argyris、Schein、Kotter等都对心理契约下了定义。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E H Schein对心理契约下的定义是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 ,并满足之 ;而每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 ,因为他们相信…  相似文献   
55.
从语义启动效应看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桃梅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3,26(4):750-750,746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简称ERP)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认知加工的研究。运用ERP研究认知加工过程时,常见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关心某个特定的ERP成分,另一种是关心某个认知过程中会产生哪些ERP成分。大多数早期的ERP研究都遵循第一种思路,有关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例。为了探讨N400的实质,大量的研究都选用语义启动范式,本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探讨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6.
小概率事件对因果关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志芳  张璐璐 《心理科学》2003,26(5):914-914,911
1 引言  心理学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和迷信行为有过不少研究。人类的天性之一 ,就是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 ,都会有意无意的去寻找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 ,即归因。心理学一般将归因看成是一种决策过程 ;而对一种结果 ,往往有多种可能的候选因素存在 ,到底哪一种因素是造成该结果的原因 ,这就需要通过比较、推断 ,最后做出决策。归因出错就是产生了错误的因果关系认知。迷信就是因果关系的错误认知的一个典型例证 ,它在结果与原因之间建立了错误的关联 ,形成了错误的因果认知。在心理学历史上对于错误的因果认知以及迷信的一个经典的研究就是行为…  相似文献   
57.
不同加工与记忆编码关系的ERP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记录,探讨了深、浅2种加工与记忆编码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深、浅两种加工条件下,首次使用汉字材料,获得了ERP相继记忆效应(Dm),随后再认正确的ERPs比随后再认不正确的ERPs有更大的晚正成分。(2)深加工的Dm效应始于N2波的前支(230-280ms)和N2波之后(395-800ms);而浅加工的Dm效应发生在345-490ms之间。深、浅加工的Dm效 涉及不同的脑区,这一结果支持深、浅两种加工的Dm效应可能是分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
正《益世主日报》系天主教定期刊物,民国元年2月在天津出版,原名《广益录》,后改名《广益报》,与1915年衍生的天津《益世报》同属于天主教会出版。作为天主教专刊,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变革及诸多历史事件,记录了天主教福传事业在华的艰难历程,在教徒中影响不菲,被认为是"华北一总公教报的首先问世的老前辈,为华公教报纸之嚆失"。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2型糖尿痛心血管终点事件的观察,更多的临床证据提示,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应该以减少心血管事件为主.糖尿病防治从策略上发生了两个转变,即以血糖为中心转向以防治心血管事件为中心的多危险因素综合防治策略,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为血糖评价的金标准转向以血糖量、质、时程控制的全面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