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非参数认知诊断分类方法非常适合课堂评估,其诊断结果采用0-1形式而缺乏概率化表征,不能精细地区分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或变化,还缺乏可用于评价真实测验分类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要刻画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首要的问题是要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提供一种可以量化属性掌握概率的方法。针对此问题,基于二项分布和玻尔兹曼分布提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下诊断结果的概率化表征方法,并用于构建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模拟研究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概率化表征方法与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的分类结果高度一致;概率化表征方法与认知诊断模型所得的属性掌握概率十分接近;概率化表征方法所得的属性(模式)掌握概率可用于计算属性(模式)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在实际测验情景下可作为信度和效度指标,评价诊断结果的重测一致率和判准率。  相似文献   
62.
群体印象更新对于促进群际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最简群体再分类范式, 通过4个实验考察了群体身份变换性对老年人外显与内隐印象更新的影响以及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 群体身份变换性不仅改变了对最简外群体的印象评价, 而且也提升了年轻人对自然外群体老年人的外显印象评价, 但内隐印象评价的改变不明显; 共同内群体认同在群体身份变换性影响老年人的外显印象更新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从群体身份变换性的视角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印象更新领域, 而且为群际互动中的偏见消除提供了最简群体再分类新方法。  相似文献   
63.
对于论证中理由的充分性,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加以分析,一个是从逻辑上,一个是从认识论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论证类型理论。从逻辑上而言,论证中从前提推至结论的过程,它可能是确凿无疑的,也可能仅仅是可废止的。从认识论上来看,能够保证论证成立的依据,其正当性可能被先验地证成,也可能是被后验地证成。因此,论证可以区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先验并确凿无疑、先验且可废止、后验且可废止、以及表面上看似的后验并确凿无疑。此外,也有一些论证,其成立依据可能同时涉及到先验和后验的证成。本文给出了以上各种论证类型的具体例示,并将这一新的分类方法与其它论证类型理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4.
王娟  沈树华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1,43(10):1124-1137
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了大学生对60个气味词的基于语义相似性和基于知觉相似性的分类, 并运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在语义水平上, 大学生根据发出气味的物体的功能(与食物有关/与食物无关)和语义性质(人造物/自然物)对气味词分类; (2)在表象水平上, 大学生根据气味的感觉情调(气味的愉悦度)和强度(浓度)对气味词分类; (3)气味词具有粗略的语义特征, 原型在气味词概念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 (4)男、女大学生对于气味词的分类基本一致, 但在具体项目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5.
运用统计学方法考察了各经络上腧穴与所属脏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经络上腧穴与所属脏腑的总体相关性较差,且各经络问差异显著,这与传统经络理论不符,因此,提出经络只是一种分类系统的假设.放弃现有的经络理论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腧穴分类体系与针灸临床指导理论将是针灸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6.
刘凤英  姚志刚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92-1898
分类及类别特征推理是类别知识的两大重要功能。研究表明, 两种任务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因此, 探讨类别特征推理的认知及神经机制对于拓展类别相关理论非常重要。已有研究发现, 类别标签、典型性程度以及类别特征间的因果关系都会影响类别特征推理任务, 而且, 类别特征推理任务与分类任务的神经基础不同。未来研究方向应当关注类别标签以及类别特征间的因果关系分别与典型性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未来神经机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应当设计更符合自然情境下的特征推理任务范式。  相似文献   
67.
早期养育经验与母子依恋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 《心理科学》2005,28(3):699-701
运用沃特期-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的相关条目,评估81名寄宿制幼儿园幼儿与母亲的依恋水平,并用自编问卷回溯幼儿三岁前的养育经验及相关基本信息。结果显示:幼儿与母亲的依恋总体上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主要照料者非保姆的、母亲产后复工时间在三个月内的、母亲主观陪伴愿望强的、与母亲分离增多始于2岁半及以上的、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母子依恋总分较高;女孩、主要照料者非保姆的、母亲主观陪伴愿望强的、与母亲分离增多始于2岁半及以上的、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与母亲直接相关的依恋分数都较高;高年级及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一般行为倾向上表现更为积极;断奶和母亲产后复工时间在三个月内的、母亲无暇或不能全心全意陪伴的、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对陌生人的兴趣和接近性更强;而喂养方式、母亲实际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及早期与母亲的分离经验,未发现对各依恋指标的显著性影响。提示:早期养育中,母亲对孩子的主观感情倾向和相处质量,更有利于增进母子依恋及相关积极行为;了解孩子心理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采用自由分类和多维标度的方法,分析了582名汉族被试的人格结构。结果表明,汉族拥有“积极/消极”、“性格/气质”和“外倾/内倾”这三种人格结构维度。  相似文献   
69.
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阴国恩  冯虹 《心理科学》2006,29(4):778-781
以算术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不同数学成绩学生对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及其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0.
分类一致性和准确性是认知诊断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前者反映信度问题,后者反映效度问题。已有研究提出的指标均是基于二分属性,而多分属性的后验概率分布和属性边际概率分布均不同于二分属性,需要构建新指标来衡量多分属性情景下的信效度。本研究基于二分思想,构建出二元式信息指标用于计算多分属性测验中的信效度,并通过实验设计考察了新指标在多种影响因素中的表现,验证了新指标的有效性。最后,为多分属性诊断测验的编制提供了建议,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