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采用系列位置回忆任务, 探讨作为声调语言的汉语普通话中声调及情绪信息是否具有近因及后缀效应, 从而揭示同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和情绪韵律在前分类声音存储器(Precategorical Acoustic Storage, PAS)中是否具有单独的表征, 及该表征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一和二分别考察了声调是否具有近因和后缀效应, 实验三和四分别考察了情绪信息是否具有近因和后缀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两者均在PAS存储器中有单独的表征, 但这种表征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且受影响的方式不一样。研究结果表明作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和情绪信息在表征上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及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2.
通过ERP方法,考察卡通面孔分类(人和动物)的脑机制及其与卡通面孔识别(人与车)的差异。结果表明,分类任务中,动物面孔VPP潜伏期显著长于人,N170潜伏期主效应不显著、波幅半球效应显著,LPP波幅在顶叶和中央区最大;分类任务VPP和LPP波幅均显著大于识别。结论:卡通面孔分类比识别速度慢、强度大,消耗心理资源多。顶叶和中央区可能是执行分类任务的主要脑区,且加工人类面孔具有优势。面孔加工中结构编码和特征编码可能部分是并行的。  相似文献   
23.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24.
唐五代禅宗僧侣所使用的语言,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在当时各个社会阶层所用语言中最具特色.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禅宗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禅宗语言重新作了分类和界定,希望有助于澄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对于禅宗语言的模糊认识和错乱理解.  相似文献   
25.
张奇  郭菲菲 《心理科学》2008,31(1):70-74
为了考察小学生样例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完整与不完整样例以及样例分类作业对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作者采用完整和不完整样例以及"不完整样例-分类"三种学习作业,对270名3-5年级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去括号"运算规则样例学习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样例分类作业对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类型的样例对学习不同难度的"去括号"运算规则的学习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6.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升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8,31(6):1450-1453
异族效应是面孔识别过程中一种非常稳定的现象,表现为对本族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异族面孔.脑成像研究也证实了这两类面孔在神经表征上的差异.关于该效应主要有知觉经验说与社会分类说两种理论解释,但围绕着其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然,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族群认同等社会-人格因素对于异族效应的影响,并注意考察本族面孔与异族面孔有提取阶段可能存在的神经活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7.
简单结构刺激非规则特征突显条件下的样例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变化了的Allen和Brooks的实验范式,采用2(学习轮次:5轮、10轮)×2(项目类型:旧项目、新项目)×2(项目匹配性质:正向匹配、反向匹配)混合实验设计,研究对4个特征刺激分类时非规则特征突显条件下的样例效应。结果发现,无论是错误率还是反应时都取得了明显的样例效应,但是学习时间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
亚健康的范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哲学思想的演进,与之相适应的医学模式也不断地变化发展;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肿瘤综合治疗的策略与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注重提高治愈率,而且注重病人生活质量,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出发,在肿瘤治疗中视生命的存在与生命的价值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9.
李迎生  韩央迪  肖一帆  张宁 《学海》2007,(2):114-122
城市低保制度深化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分类救助模型相对于过去的统合救助模型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与超越,是我国低保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与统合救助模型对贫困群体采取整齐划一的救助办法不同,分类救助模型基于贫困人群内部的需求差异,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救助标准体系,对不同需求人群实施有差别的救助,提高了救助的精确度、公平性与效率。由于这一模型出台的时间还不长,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诸如分类标准的制定比较粗疏、对特殊困难低保对象救助的力度不足、与再就业机制缺乏有效衔接、贫困边缘人群难以被现行制度覆盖、资金筹集及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实际需要等等,影响、制约了新模型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分类救助模型的政策选择进行了全面、深入、针对性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0.
使用ASL-504型眼动仪,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对22名智力、视力均正常的小学生和24名大学生在两种呈现方式下的分类结果和主要眼动指标加以考察。结果表明:(1)小学生分类结果不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大学生分类结果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2)被试分类结果是否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与其兴趣区数目、注视次数、注视频率、注视点持续时间等眼动指标在相应条件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