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多分属性比传统的二分属性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诊断反馈信息, 符合对知识技能的多水平要求,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分属性和多分Q矩阵的概念; 之后重参数化了3个分别满足连接、分离和补偿缩合规则的多分属性诊断分类模型并研究了其判准率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它们的判准率(1)均随多分属性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建议实际使用中不宜高于5个; (2)均随多分属性的最高水平数增加而降低, 建议实际使用中不宜高于4水平; (3)均随多分属性间统计相关性增加而增加, 但影响不大; (4)受多分属性层级结构的影响较大; (4)受被试量影响不大; (5)均随题目数量增加而增加且影响较大。最后, 针对“多分属性与多级评分的关系”和“多分属性与二分属性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实证研究者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2.
性格优势和美德是源于“价值实践分类体系”同一架构中不同层次的概念。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性格优势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贡献。但目前该领域绝大多数研究着眼于性格优势,而忽略了该体系中更普遍、更核心的美德。美德的结构差异性可能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行和比较。本文认为“兼顾文化共通性与文化特殊性方法”可能是解决途径之一,并引用已有研究进行佐证,发现亲和力、生命力和意志力可能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结构。  相似文献   
123.
曹瑞 《心理学探新》2011,31(5):416-420
分类研究近年来已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样例观是基于相似性表征的,自从产生以来获得了很大发展。该文对于样例观及其近年来出现的样例模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然后介绍了心理学界针对样例观的争论,最后提出各种分类模型的整合是未来样例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4.
ProjectA对我军士兵心理选拔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军队选拔与分类项目(The Army’s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roject,Project A)是美军20世纪80年代为改进军队人员的选拔、分类和使用,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而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符合军队建设需要的军队人员选拔与分类方法,形成一整套用于军队人员军队人员选拔与分类的预测工具。本文简要介绍了Project A产生的背景、研究目的、基本实验设计、绩效评价系统建立、预测工具以及预测效度,并对我军开展士兵心理选拔分类以及安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5.
基本认知训练对3~4岁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果元  阴国恩 《心理科学》2006,29(1):120-123
以129名3~4岁的小班儿童为实验对象,通过对儿童的基本认知能力———感知、比较、抽象概括的综合训练促进儿童依据事物表面特征分类的能力。结果表明,基本认知能力训练能够显著地促进3~4岁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分类材料的复杂程度影响3~4岁儿童分类活动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6.
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6,29(6):1291-1295
课堂教学的情感测评一直是教学心理学和教学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布鲁姆情感目标分类思想,从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出发,并在我国大量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较为符合我国教学实际情况的三维度四层次的课堂教学情感目标分类框架,以冀为进一步编制有关的课堂教学的情感测评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7.
探讨了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表征和分类策略。62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实验1采用了"5/4模型"类别结构,实验2采用了"3/3类别结构"。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类别学习能力;相对于原型表征,6岁儿童更倾向于进行样例表征;6岁儿童在注意上具有定位在高典型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但不具备定位在区分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在类别学习策略上主要采用单维度分类策略和规则加例外的分类策略。  相似文献   
128.
玛莎·努斯鲍姆曾被许多人误以为是美德伦理学家,她本人则声称美德伦理学是一个 “混乱的且令人混乱的”分类范畴,并不存在着美德伦理学这样的事情。然而,她所说的“ 混乱的”美德伦理学范畴是一个过时的、错误的分类范畴。正确的规范伦理学的分类应当是 以研究进路,即以采用何种基本概念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来区别其理论类别,如此,正确 的美德伦理学范畴应当是以美德概念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而美德概念可以成 为这样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因此,美德伦理学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分类范畴,它可以是并 且是与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鼎足而立的三大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29.
社会分类是个体基于共享相似性将人群分为不同类别的一种主观心理过程, 具有自动化,灵活性和潜在模糊性等特性.社会分类的维度既包括性别,年龄和种族等自然线索, 也包括语言,职业和社会身份等重要社会线索.在社会分类过程中, 不同维度往往具有相对重要性, 表现为优势维度效应; 不同维度相互之间也会发生作用, 产生交叉分类效应,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种交叉分类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从分类主体,分类目标,分类情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角度探讨社会分类的心理加工机制, 构建更具整合性的社会分类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0.
妒忌他人是生活和工作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虽然宗教学、哲学和历史典籍等领域很久以前就有诸多有关妒忌的记录, 但是, 直到近来妒忌才引起组织行为学研究者的关注。尽管以往多学科和多视角的研究加深了研究者对妒忌的理解, 然而,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深入研究妒忌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澄清妒忌研究中的挑战、明确分歧、推进妒忌研究, 首先从妒忌特有视角、妒忌分类视角和妒忌整体视角对妒忌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然后重点从妒忌的性质、应对妒忌的策略、解释矛盾结论三方面分析以往三种妒忌研究视角之间的分歧。在此基础上, 建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厘清妒忌内涵和测量、深入研究妒忌者和被妒忌者之间的二元关系、整合不同视角的妒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