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59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爱情作为永恒的话题,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不管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说都需要拥有这种情感,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恋爱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诸如对爱情的认识不够清晰,不文明恋爱,对待恋爱失败的能力较弱等.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成为题中之义。本文从弗洛姆的爱情哲学出发,试图能够为当前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2.
黄敏 《现代哲学》2012,(2):69-76
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中的基本问题,布莱德雷与罗素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关于关系问题的争论使正统的分析哲学采取了多元论这一默认观点。但实际情况却是,罗素并没有真正解决布莱德雷提出的关系问题,因而默认观点本身是站不住脚的。维特根斯坦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关系问题,在这种解决方案的压力之下,需要放弃从语义学过渡到本体论的惯常通道。  相似文献   
83.
宋琪  陈扬 《心理学报》2021,53(8):890-903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本文探讨了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对下属态度、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及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本文分别通过对150位领导与150位下属(研究1)、50位领导与243位下属(研究2)的配对样本开展两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数据收集, 并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失配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2)相对于授权不足, 领导的过度授权更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3)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通过作用于下属情绪耗竭进而影响下属对领导的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84.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心理学报》2021,53(3):273-290
社交媒体使用与错失焦虑均是当下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诸多研究探讨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异。为明确两者之间的整体关系, 以及产生分歧的原因, 对检索后获得的65项研究(70个独立样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社交媒体使用与错失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38, 95% CI [0.34, 0.41]); 二者的相关强度受社交媒体使用测量指标和社交媒体类型的调节, 但不受性别、年龄、错失焦虑测量工具和个体主义指数的调节。结果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大众传播的社会认知理论和数字恰到好处假说的争论, 表明社交媒体使用程度越高的人往往也会伴随着较高水平的错失焦虑。防止社交媒体过度使用, 尤其是引导大众合理使用以图像为中心并且开放度较高的社交媒体有助于错失焦虑的缓解。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以中国青少年为被试样本,整合已有自尊与宽恕关系的研究,运用元分析技术,明晰二者之间的整体关系,分析以往研究结论产生分歧的原因。方法:采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等检索系统搜索自尊与宽恕的相关文献,遴选出符合元分析研究标准的有效文献31项,70个独立样本,共计被试31516名。结果:(1)自尊与宽恕间存在中度相关,自尊可正向预测宽恕,验证了高自尊者易宽恕。(2)自我宽恕比人际宽恕与自尊的关系更为密切。(3)宽恕测量工具、被试类别、宽恕结构对自尊与宽恕的关系调节作用明显,性别无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6.
康德实践哲学中包含着一个比较独特的"正义论",即一个由人类的正义和上帝的正义两个层级构成的完整体系.康德正义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分配的正义和惩罚的正义,它们贯穿于人类的正义与上帝的正义这两个层级中.分配正义的原则是合法性,惩罚正义的原则是平等性.上帝的正义和人类的正义之间虽然存在着原型与摹本的关系,但我们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不能立足于传统神学,而是必须立足于康德的先验哲学:一方面,上帝的正义可为人类的正义提供一种绝对神圣性的保障;另一方面,这种神圣性只具有主观的、实践的实在性.康德的正义论对于康德道德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即在正义的驱使下,道德法则从"应当"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87.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受其影响,部分学者在复兴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口号下,相继完成了道德哲学与历史哲学转向.其中,既包括他们从克尔凯郭尔的"个体生存""激情选择"以及"内在自由"等概念出发,对当时被官方马克思主义遮蔽的个体性伦理责任的凸显,又涉及他们在个性伦理学基础上,通过挪用克尔凯郭尔的"瞬间生成""永恒片断"与"可能运动"等范畴,对彼时东欧社会主义实践中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片面理解为对必然规律的批判.据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就在马克思的经典论断之外,以存在主义视角重构了现代性宏大叙事关于人类永恒福祉得以实现的传统路径.值得一提的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向无疑是相关学者对战后及至斯大林主义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近二十年东欧社会主义探索历程进行反思的结果.而在马克思主义与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的博弈中,他们的思想旨趣从马克思主义向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嬗变,又勾勒出东欧社会主义探索的复杂心态历程.  相似文献   
88.
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老年人心理韧性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共有42篇中英文文献, 75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N = 12856)。结果显示, 老年人心理韧性和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消极情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文化背景、文献质量、文献年份、样本量和样本人群年龄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心理韧性如何影响老年人幸福感提供了较为精确的估计, 对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进而实现成功老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程浩  张亚利  姚雪  张向葵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796-1807
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纳入原始文献19篇, 包含25个独立样本, 共7702名被试。根据同质性检验结果, 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发现, 自恋与行为抑制系统存在中度负相关(r = -0.27, 95% CI为[-0.34, -0.21]), 自恋测量工具在两者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自恋与行为激活系统存在高度正相关(r = 0.46, 95% CI为[0.40, 0.52]), 被试类型在两者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密切关系支持了自恋的主体性理论和人格强化敏感性理论。  相似文献   
90.
对135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亲子间科技干扰与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的关系,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及内在觉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亲子间科技干扰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成瘾;(2)相对剥夺感是亲子间科技干扰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的中介变量;(3)亲子间科技干扰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间接效应前半段受到内在觉知的调节。因此,亲子间科技干扰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