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企业伦理模式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伦理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价值共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是企业伦理个性特征的表现结构 ,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从本质上讲 ,企业伦理模式又是一种文化模式。本文基于对不同企业的伦理支点分析 ,从比较文化的视野 ,提出了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七种主要模式 ,即权威模式 (又称企业家的人格感召模式 )、使命和责任模式、制度伦理模式、家族模式、嫁接模式、市场经济中的集体伦理模式、激情模式 ,并对企业伦理模式建设的机制从增强政府政策的伦理性、设置践行伦理理念的有效操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伦理化、树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道德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沟通、意义和组织化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云霞 《学海》2007,(1):172-176
组织化行动对组织发展和学习意义很大。有一种观点认为,组织化行动由成员之间的共识而引发;但又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组织化行为产生的基础在于交换而不在于共识。本研究试图综合以上两种看法,指出等效型意义能够带来组织化或集体性行为。有效的沟通机制能够创造维持等效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网络成瘾及其心理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对于不能够正确使用网络的人,网络行为可能构成一种"高危"行为。网络成瘾会严重地降低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能,是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并根据自己的咨询经验提出了操作性的心理矫正模式。  相似文献   
104.
突发灾害情境下灾民恐慌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桂 《学海》2012,(5):90-96
本文基于突发灾害情境下个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以风险认知过程为主线,提炼出行为选择的主要维度和内在的逻辑框架,重点分析了灾民行为反应类型及恐慌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般恐慌行为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05.
心理学中的自动化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目的,不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主体没有意识到心理活动操作的高效的心理加工过程,印象形成也存在自动化现象,文章主要阐述了自动化印象形成的两种心理机制,并结合当前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希望自动化印象的未来研究更有助于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困中西部农村和农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由于我国中西部农业发展,使许多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丞需向其他行业和地疗转移,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户籍政策改革也加快了剩余劳动力转化的进程,但全国没有形成有效的、有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机制和方式,劳动力转移缓慢和不、产衡,不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进程,不利于安定团结,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当前农村主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7.
金志成  张雅旭 《心理科学》1998,21(3):209-213
本研究以汉语单字词灰材料,使用反应时技术,考察在归类任务中分心物的位置因素是否也与分心物特性因素一样,影响被试对探测显示中目标的反应时间,结果表明,RTDT不随主物位置数目变化而变化。只随着分心物特性数目变化而变化。由此得出,象归类这种属于语义表征的、与位置无关的任务 并不抑制分心物出现的位置,并可进一步推论,分心物抑制可能是一种灵活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综述了时间记忆中注意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范式,提出了进一步综合研究的设想和建立总的时间记忆注意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特质宽恕量表》测量了102名大学生的特质宽恕能力,并通过Flanker任务和情景回忆法评估了被试的认知抑制和人际宽恕水平,目的是探讨特质宽恕、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各维度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除认知抑制与仁慈动机之外);(2)特质宽恕对回避、报复和仁慈动机均具有预测作用,而认知抑制则只对报复动机具有预测作用;(3)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仁慈动机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同伴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宇  方晓义 《心理科学》2000,23(6):746-747
同伴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有关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研究中,同伴无疑是研究的核心。回顾有关青少年吸烟行为研究的历史,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