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分析盘锦市艾滋病瘦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对盘锦市2005年~2013年艾滋病瘦情数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盘锦市2005年~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 127例,病例逐年上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岁~44岁的青壮年,未婚占54.88%,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占95.28%,男男同性占61.42%,病例主要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的检测及疾控机构的检测咨询.因此,盘锦市的艾滋病瘦情呈上升趋势,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尤其是男男同性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成就需要、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测量方法对312名大学生的成就需要、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上趋向于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不是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自尊水平的高低对每项应对方式的选择都有显著影响,而成就需要的高低只对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除了求助方式外,其他应对方式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方式。  相似文献   
13.
《凡物流形》中对鬼神的追问是比较独特的一处,其间的一些说法与通常讨论的先秦诸子的鬼神观有所不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较新的鬼神世界.作者对鬼的态度是虽不否认但颇有疑问,他追问鬼的能力来源与范围,质问如何与鬼进行沟通,反思祭祀行为的意义所在,这种态度可谓是一种相对的“有鬼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正确引导青春期男女学生的心理适应性角度出发,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毅力.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学习适应性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如何留得住男教师,如何管理男教师,是幼儿园男教师队伍建设面对的共同问题,作为领导者只有先认识男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做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成”(Becoming)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将存在(Being)与非存在(Nonbeing)都纳入了思之领域。中国美学对“非存在”的关注由于深受佛教的催生和激励而愈加深化和内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中国各门艺术都以显现“非存在之中的存在”为基本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网络抽样法,采用内化同性恋嫌恶量表、自尊量表、孤独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49名年轻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考察当代国内年轻男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的现状,并探讨内化同性恋嫌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尊与孤独感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国内年轻男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有较大比例年轻男同性恋者不存在内化同性恋嫌恶。(2)内化同性恋嫌恶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3)自尊与孤独感在内化同性恋嫌恶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内化同性恋嫌恶通过影响自尊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影响孤独感作用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彖传>的成书年代聚讼纷纭,目前大致有战国前期说、战国中期说和战国中后期说三种观点.新公布的上博藏楚简<凡物流行>有引自<彖传><老子><大学><中庸>等的文字,我们认为,<彖传>当成书于<凡物流行>之前,即公元前3世纪以前,处于战国中期偏早.<彖传>很可能由活跃在楚地的子思后学整理成书.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Spence&;amp;Helereich的个人特征问卷(PAQ)对山东大学的1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得出了如下结果:(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工具性一自我坚持特质,但男女大学生在情感一人际关系特质上表现出趋同的趋势;(2)男女大学生在对各自性格的理想模式上表现了更强的趋同的趋势;(3)男女大学生所共同期待的性格模式是:男女性都同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自我坚持特质和情感.人际关系特质,即Bem所说的男女双性化,而且女性男性化的愿望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20.
生男与生女     
陈志华 《天风》2010,(10):41-41
<正>《利未记》被称为礼仪之书,其中对祭司的供职和献祭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同时也不断地要求以色列百姓在各个方面都成就"圣洁之民"的典范。经文中的某些表述,用今天的眼光来理解,不免有生涩之感,甚至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