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11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齐亡秦兴的历史命运虽由诸多因素促成,但不可否认,军事实力的差异是造成两国命运迥异的最直接原因。军事力量强弱与军事制度密不可分,军事制度是否健全、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就成为决定一国军事实力强弱的关键,正是军事制度的差异对齐秦两国一亡一兴的最终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2.
胡东原  张德湘 《学海》2003,3(3):21-25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 :忠国利民的军人价值观 ,贵仁尚义的战争观 ,严纪守律的军队管理伦理思想 ,崇智善谋、和军爱卒的武德修养论等 ,不仅影响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 ,而且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3.
张福信 《管子学刊》2003,1(3):85-8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理论家、战略家、思想家、军事家,又是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诗人,更是人民的伟大领袖。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在汲取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今所用、为我所用时,对变革创新、讲究实际、悠久灿烂的齐文化也有所研究、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84.
“法有定论,兵无常形一”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若能灵活、恰当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迂”与“直”是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迂”即指一种曲折的、间接的途径或方法;“直”即指一种直线的、直接的途径或方法。古今中外,那些足智多谋的军事智囊人物,那些战场上出奇制胜的骁将,常常利用迂直相逆思维成功地定计施谋,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公元前353年,魏国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令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去救赵国。田忌按孙膑的策略,带兵直奔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猛插进去,占领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的空虚地方,魏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从而解救了赵国。“围…  相似文献   
86.
说到“一”,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在战争中,“一”有时直接关系着战争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87.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风云,指挥员必须具备超常的洞察力,善于见微知著。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指挥员开启联想思维,透过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令人惊叹的绝招。历史上优秀的军事家凭借联想思维产生了许多奇谋良策,在变幻莫测的战场上,运筹帷幄,奇兵制胜。  相似文献   
88.
当代军事伦理研究之管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军人伦理学是军事伦理学的一个部分。新军事革命带来军事道德关系的发展、变革 ,由此提出诸多新的军事伦理问题 ,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加以研究和揭示 ,为当代军事斗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89.
《司马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修兵书之一,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更是将它看作中国兵学的总源头。《司马法》与司马穰苴渊源有自,今天的《司马法》是司马穰苴有关兵学的言论附于古者《司马兵法》之中。《司马法》反映古老的军事思想,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有关战争的基本理论、治军原则和军制、军令、军礼等。《司马法》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各方面尊奉为权威性的经典,在古今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中国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中俄军事伦理传统有很大差异。俄罗斯崇尚武力 ,崇拜个人英雄 ,治军手段严厉 ,对待征服者严酷 ;中国信奉“以战止战”,崇尚道义 ,强调民众力量 ,实行“以德治军”。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不同文化传统。明晰两国军事伦理传统的得失 ,有助于认识当代俄罗斯军事现象 ,并对中俄两国的军事交往与合作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