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金庸武侠小说不同于其他武侠小说之处,在于它一般都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各家精髓不露痕迹地融入到人物情节当中。从宗教文化视野看,金庸小说涉及的宗教内容相当丰富,有的涉及宗教人物或  相似文献   
152.
华程 《佛教文化》2016,(4):80-85
《幻茶谜经》注定是一部不平凡的作品,它是导演赵梁的一个梦。在梦里,亦真亦幻的女子茶幻与三位男子——樵夫、高士、僧人之间,发生了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这样的人物关系脱胎于电影《罗生门》,但又比《罗生门》复杂很多。樵夫和高士先后饮下了茶幻的茶,颠倒梦想又互相争锋。而在僧人出现后,亦在茶中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153.
郑板桥任山东范县县令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大清早,一个乡下老汉到城里挑粪。路过一家做衣店时,因天寒地冻,不小心滑了一下,把一些粪水洒在了店门口。店老板见了,嫌晦气,非要老汉脱下身上的衣服把粪水擦干净不可。老汉虽苦苦哀求,再三赔不是,店老板仍不依不饶。  相似文献   
154.
陈洪绶的人物画源自明末市民文化中的民间版画,在继承晋唐文人画的基础上,创造出卓尔不群的的绘画风格。陈洪绶从《水浒叶子》到后来的人物画创作,都很明显地走向文人气质与民间细致装饰相参合的特点。他的成就,扩大了传统绘画中沉着含蓄美的境界,也丰富了他高古奇骇’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5.
耿静波 《法音》2021,(2):17-18
大慧宗杲(1089-1163),两宋时期著名禅师",看话禅"的代表性人物,是促成"临济再兴"的重要人物,在临济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宗杲的传法历程来看,不管是其住持云门庵,还是住持径山等禅院期间,身边一直有大量弟子及参禅者;其被编管于衡州、梅州的十几年时间里,亦是从学者众多。  相似文献   
156.
对寒山子生卒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甚至对寒山子这个人有无及寒山诗集出于一人之手还是集体创作也有争论。随着对寒山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个类似于"红学"的"寒学"正隐隐在现。以文史研究"编外僧"的角色,从自然环境角度讨论了寒山诗集中"山中何太冷"一诗的写作年代,在此基础上,对寒山子人物原型进行了分析,认同释子遗则可能是寒山子的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57.
本刊编辑部 《天风》2011,(11):25-25
《天风》同工:我是《天风》的忠实读者,现在发现《天风》越来越好了,与时代贴得更近了,我很喜欢《卷首语》、《画中有话》、《人物专访》和《自牧》等栏目,反映时势,小中见大,引导信徒,很受教益。  相似文献   
158.
“非形式逻辑”作为逻辑的子领域,最初出现于1970至198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本文意在回顾非形式逻辑发展的早期历史进程。本文假定,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时,非形式逻辑的本质能够得以阐明。因此,我将以观念史领域的评论作为出发点。之所以不从理论的要素谈起并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其中一个理由在于“非形式逻辑”这个词并不指示一个理论。非形式逻辑部分地可看作是某个思潮,部分地可当作一种论证研究进路,部分地涉及到对逻辑之本质的看法,这些都可以通过考察非形式逻辑的发展史来加以理解。本文的第一部分追溯了非形式逻辑的兴起,概括了其思想史和社会史,并评述了其早期发展中的主要人物、教科书,以及主要的论旨及其社会化。第二部分简要描述了《逻辑的自我辩护》这本教科书中的一些革新。第三部分简要涉及非形式逻辑与其它领域的早期互动。  相似文献   
159.
刘梁剑 《学海》2012,(1):160-164
本文从人物之际的角度探讨黄宗羲的"一本万殊"思想。黄宗羲从刘宗周那里接受了一个基本命题:"盈天地间皆气也。"黄宗羲的气本论在肯定人与物一气相通的同时,认为气化流行造成"万殊":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从人物之别到人禽之辨,黄宗羲强调,人性区别于物性的独特之处在于纯粹至善的不忍人之心。通过"心即气之灵处"的命题,一本万殊展示了更为丰富的意蕴。从气到心意味着天地万物的一气相通从本然状态转变为道德明觉状态。另一方面,"心即气之灵处"意味着心与气的相互确证。心与气相互确证,这一点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认识论意义:气担保了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的同源性,而这一同源性进而担保了"人心之理"与"天地万物之理"相互吻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0.
《思维与智慧》2012,(11):65-66
安德鲁·怀斯(Wyeth,Andrew,1917~2009),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长于干笔画和蛋胶粉画,作品继承写实传统,又独树一帜,颇得人们心灵的共鸣和喜爱。怀斯延续了曾以爱德华·霍伯(Edward Hopper)为代表的美国地方主义绘画传统,并启发了后来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绘画。他与抽象表现派画家杰克生·帕洛克(Jackson Pollock)及雕刻家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同为美国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的画风对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油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