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5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肾贫血综合征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慢性心衰患者中大有人在,并日益受到医生重视,对其的正确认识及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因此我们深入认识心肾贫血综合征及研究新的临床防治策略时,有必要着眼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内在特征并运用系统学方法原理分析其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地贫)携带率高达24.51%,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其他类型贫血的临床表现。地贫高发区诊断贫血性疾病时需注意:诊断时需想到地贫;诊断困惑时需考虑合并地贫;确诊地贫者需反思能否解释临床症状。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有如下解释造血干(祖)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功能缺陷;免疫功能紊乱。这些解释显示着深刻的哲学意义,正确地应用哲学思维将有助于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沟通频次与刻板印象传递性质的关系入手,以住院患者和尚未成为住院患者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系列再生范式,利用10条4人再生链,探讨了医患沟通频次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住院患者在再生链的第2个位置传递医生的积极信息高于消极信息,但是经过4人的传递,住院患者对医生刻板印象信息的传递在积极信息与消极信息没有差异。而与医生沟通频次低的大学生在再生链的后期表现出传递医生消极信息的倾向。该结果表明:沟通频次能够调节有关医生的消极刻板印象的传递—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群体在传递医生的刻板印象信息时,在传递的早期具有积极的倾向性;但经过多人传递之后,在效价方面已经没有倾向性;与医生沟通频次低的群体倾向于传递医生刻板印象的消极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髓系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正常对照髓系细胞的表面抗原.结果显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髓系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组表面抗原表达明显不同.因此,流式细胞术有助于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罗纯德  张源 《美与时代》2014,(10):24-24
目前废弃混凝土循环再利用已经有了科学论证,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处于试验状态,还缺乏系统的应用,再生混凝土的利用在我国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心肾贫血综合征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慢性心衰患者中大有人在,并日益受到医生重视,对其的正确认识及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因此我们深入认识心肾贫血综合征及研究新的临床防治策略时,有必要着眼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内在特征并运用系统学方法原理分析其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是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也是城市性格的基础。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从现代审美的视角重新演绎民俗文化,不仅可增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内涵,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也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曲阜虽然有孔子六艺城,然而其设计旨在发展观光旅游业,历史文化则居于其次,因此要真正传播孔子的六艺文化深刻内涵,培养术德兼修之君子,乃至于教导民众进入神圣空间应有之礼仪,仍须依靠孔庙之特殊文化空间。台北孔庙推出六艺体验区等再生计划,不但活化了原先古老刻板之形象,也使孔子变得更加可亲可近,提升了其在民众心目中之重要地位。曲阜孔庙如能善加利用该地与孔子之亲密关系,规划能发挥孔子六艺之教的体验区,将极有助于仁人君子之养成,朝着真正的首善之区迈进。  相似文献   
20.
吴薇 《美与时代》2013,(4):41-43
广西三江侗族县程阳村传统木构建筑,极富传统地域魅力的杆栏式木构建筑——吊脚楼正在不断消失,被世界趋同化的"水泥钢筋砖盒子"取而代之。因此,急须保护逐渐消失的侗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在此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生活,对吊脚楼进行低技术再改造,让它获得再生的力量。只有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合起来,才能给予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无穷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