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12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印象整饰的测量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启山  温忠麟 《心理科学》2005,28(1):178-179
印象整饰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近年来,印象整饰日益受到心理学、组织科学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本文回顾了印象整饰的研究脉络,评介了4种印象整饰的测量工具,概述了印象整饰和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开展印象整饰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组织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2.
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耿晓伟  郑全全 《心理科学》2005,28(2):379-382
本研究同时运用外显的自陈式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内隐联想测验(IAT)及Go/No-go联想任务(GNAT)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结果表明:(1)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Go/No-go联想任务来测量内隐自尊是敏感的;(2)中国文化中自尊是一个双重的结构:包括一个内隐的成分和一个外显的成分。(3)自尊在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3.
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整理了内隐学习在运动领域的各种应用研究成果,总结了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在技能保持时间、复杂技能的掌握、应激条件下的操作以及多种技能的同时操作等方面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并据此为技能类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4.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李涛  张兰君 《心理科学》2004,27(3):662-663
本文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倾向自陈量表,对陕西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表现在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5.
内隐学习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4,27(2):434-437
内隐学习自提出以来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近40年内隐学习领域的研究在本质上都基于几种经典的研究方法和实验逻辑。本文拟对这些代表性的内隐学习研究方法做系统的介绍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6.
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拟在系统论指导下建构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并对结构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访淡、开放性问卷、专家评定等方法编制问卷,并对上海、沈阳、宁夏等地区企业429位管理者进行测量。在获取问卷信度、效度后,对人际沟通能力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际沟通能力由沟通倾向、沟通技能和沟通认知能力三元成分组成;在沟通认知与沟通倾向、沟通认知与沟通技能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沟通倾向与沟通技能是通过沟通认知彼此发生间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7.
6~12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国桢  王丽  李胜男 《心理科学》2004,27(4):781-785
以124名6~12岁儿童为被试、以情境故事为材料的测查表明:我国6~12岁儿童均能作出移情反应和一般助人行为倾向反应,但8岁以上儿童的反应更为强烈和成熟;8岁以上儿童才能在自己也有困难的冲突背景下仍作出助人行为倾向的反应;6~12岁儿童的移情反应与其一般助人行为倾向反应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移情反应与冲突背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反应的显著正相关8岁以上儿童才具有;个人、集体两类情境会影响他们的移情反应;人身伤害、声誉损害、财物损坏三种情境会影响他们的助人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68.
闫志英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6):1383-1387
摘 要:本研究基于个体倾向和情境的双重视角,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探讨不同移情能力的个体在真实性不同情境中的移情反应。结果发现: (1)移情能力高、低分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2)情境真实性高、低两种情境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某些具体的移情反应上,移情能力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4)性别差异不显著。属个体倾向范畴的移情能力对移情反应具有显著影响,情境对移情反应的影响与移情能力有关,移情能力高的个体对情境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探索亲子关系在经济压力影响下的差异以及亲子关系对贫困大学生内隐与外显自尊的影响,本研究抽取67名贫困大学生和65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贫困大学生对父母持积极的内隐态度和显著的高内隐自尊;(2)非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贫困大学生的更积极,但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更积极;(3)贫困大学生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对外显、内隐自尊以及自尊的分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非贫困大学生的内隐父母态度对三个因变量预测作用较好。因此,亲子关系中相对薄弱的方面对自尊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0.
责任行为是个体在特定责任情境下履行责任和承担后果的行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着重探讨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认同和责任情境因素对责任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美德认同,以及责任情境中的责任性质和责任对象都对大学生的责任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且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1)传统美德认同高的大学生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其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2)履行责任时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承担后果时的责任行为倾向,但低美德认同者的两种行为倾向在他人责任情境中无差异;(3)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对他人的责任行为倾向;但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在承担后果情境中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