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偏好反转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玲 《心理科学》1999,(6):545-548
作为风险决策中一种奇怪而普遍的心理现象,偏好反转在国外经济心理学界已有将近30年的研究历史,然而,国内的学术界似乎从未有所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所谓偏好反转(PreferenceReversal,简称PR)现象是1971年由心理学家利希腾斯坦与斯洛维克(Lichtenstein,S.&Slovic,P.)发现的一种风险决策中的奇怪现象:人们在选择与定价中表现出偏好的不一致[1]。偏好反转现象犹如心理学界投向经济学界的一颗小小炸弹,它一经发现,便引起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诸多疑问。…  相似文献   
922.
当代智力理论中的“EQ”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  金瑜 《心理科学》1999,22(2):179-180
1EQ的提出与反响EQ概念一经提出,顿时风靡社会、源于心理学界的一个概念,具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尽管其在心理学界引起诸多争议,但就这一现象本身已足以令人寻味。Salovey和Mayer等人关于情感智力的研究,对EQ概念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  相似文献   
923.
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欧阳文珍 《心理科学》2000,23(4):446-449
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嫉妒的故事集和嫉妒测验问卷两类材料,分别运用"快答"和"慢答"两种方法,在考察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强烈程度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确定了人类嫉妒心理的内隐性.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有嫉妒之心且程度较强;理科的学生似乎更甚,但男女差异并不明显;一方面,大家已能承认自己存嫉妒之心,表明了现代人的理性,另一方面,嫉妒心理产生时却大都不为主体所察觉,具有明显的内隐性.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结果还启示我们各种测验量表若不严格控制施测时间,其效度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24.
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研究发现,人们对人的特性(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的内隐认知理论,制约调节着他们对人的行为的理解和反应。人们持有的不同内隐人格理论导致他们不同的社会认知模式和行为反应方式。实体论者由于认为人的特性是固定不变的,而倾向于用抽象概括化的和静态的内在特质来理解人的行为;而渐变论者由于认为人的特性是动态可塑的,而倾向于用影响心理动态过程的内外具体调节因素来理解人的行为。作者在综述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25.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该文先对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原理进行了介绍,再从性能及应用两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论述。最后,通过分析指出该方法符合现代心理测量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26.
无意识认知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无意识认知的研究历程和特点,其中着重阐述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两个领域,并评述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在研究历程、特点和理论三方面的相似点,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无意识认知领域的整合趋势的期待。  相似文献   
927.
创造力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同感评估技术(consensusassessmenttechnique),又称主观评价法,是Amabile于1982年提出的评价创造力的一种方法。文章简要回顾了同感评估技术出现之前,基于发散思维测验的创造力评价法及其局限性。人们在寻求新的创造力评价方法的过程中,提出了同感评估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同感评估技术的理论基础,即它的同感定义和概念定义,然后说明了同感评估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通过与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比较,对同感评估技术作了评价,指出了CAT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8.
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源起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力内隐理论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极其发展的看法。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是近20年来人们极为关注的新趋势之一。该文从创造力内隐理论的提出和新进展两个方面,对近20年该领域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简要评价了研究的现状,并对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9.
【天亚社·印尼日惹讯】印尼一些司铎、修生、修士、修女的父母鉴于国内圣召逐渐减少,决定举行每月聚集,为司铎和修道圣召祈祷。  相似文献   
930.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97-101
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等方面.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判断潜伏期测量、投射测量等有效捕捉和研究内隐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