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肝内复发且没有肝外转移的患者168例,其中99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69例行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结果射频消融及再次手术治疗均能明显消除肝内复发病灶,射频消融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手术组1例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射频消融组和再手术组的1年、2年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与再手术治疗类似,但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更宽、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可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2.
血管外科在近十年发展迅速,其手术治疗已由传统开放手术为主转变成微创腔内治疗术为主的模式.这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医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求从事血管外科的医务工作者科学看待手术模式的转变,熟练掌握各种新技术,努力创新,优化设计,降低手术风险及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王睿 《美与时代》2013,(12):5-6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大量的汉文化遗址,在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中,充斥着很多精美绝伦的独具汉文化风格的装饰元素。对这些汉文化装饰元素的梳理、归纳,使其运用到徐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打造出独具徐州特点的城市景观名片。  相似文献   
54.
桑吉扎西  王丹炜 《法音》2013,(3):37-43,73,77
一、扎塘寺的历史沿革扎塘寺位于西藏山南扎囊县城内,雅鲁藏布江南岸,是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的道场之一。该寺由后弘期鲁梅楚臣喜饶的再传弟子格西扎巴俄西所建。关于扎塘寺修建的时间,目前说法不一,有说初建于吐蕃时期,也有说兴建于11世纪前后。藏文史料《青史》记载:由(鲁梅派)全体敬仰的格西扎巴俄西所建扎塘寺,其庙堂特别殊胜。在他年届70岁时,岁次辛酉(宋元丰四年,1081年)为扎塘寺奠基,直  相似文献   
55.
薛婷  陈浩  乐国安  姚琦 《心理科学》2013,36(1):183-188
为探究社会认同、群际威胁和群体情绪如何同时影响内、外群体态度,本研究以中日撞船事件为考察蓝本向天津市43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国家认同在认同威胁对两种群体态度的总影响和通过群体愤怒的间接影响中都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群际威胁和群体情绪在社会认同与内、外群体态度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结论:国家认同在对群体态度的影响中起基础性作用,不同群际威胁与不同群体情绪相对应进而影响群体态度。  相似文献   
56.
佛教的现代化是20世纪佛教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佛教的现代转换,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居士佛学中南京支那内学院的中坚人物吕澂,在1949年以后,自觉地把佛教的现代化方向指向了学术化。他在《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印度佛教思想发展规律的自觉探讨。这种探讨同他对佛教思想的本质以及对中国佛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佛教学术化”和“佛学学科化”的尝试,实际上也是他对佛教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57.
内隐学习在教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内隐学习的研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是内隐学习?很多研究者认为,内隐与外显的认知过程属于复杂认知任务的操作(Brooks,1978;Evans,1972;pollio,1974;Seger,1994;Howard,1997)。外显学习中发现和控制任务变量的机制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它包括一个试图形成任务的心理表象,搜寻同功能系统的知识的记忆,以及试图建立和检验任务操作的心理模型(Mathews,1989)。这整个思维过程是有意识的,主观努力是被清晰意识到的。内隐学习则比外显思维更有力,且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Mathews,1989;Fletcher,1998)。换言之,内隐学习是在(某种意义上)不知道刺激之间或刺激与行为之间存在连接的情况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58.
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兆兰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2,25(1):108-108
一般而言,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相对于有意识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来说.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无须意志努力的和不可言传的学习。自内隐学习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学者杨治良等(1991,1995)还发现,它不受诸如系列位置等其他方面刺激的影响,反应倾向指标β波动较小。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此外,抗干扰性还表现在,内隐学习不受精神病或神经损伤的影响和干扰。以下是近年来的几个视知觉方面的典型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59.
IAT效应在不同目标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对不同概念词的内隐态度之间的差别。结果发现,八组实验材料都产生了显著的IAT效应;不同性别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喜好程度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两个因素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IAT效应既可在上位概念水平上产生,亦可在下位概念水平上产生。  相似文献   
60.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宏英  隋光远 《心理科学》2003,26(3):512-514,518
1 引言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的工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求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