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尼采(1844-1900)是继叔本华之后的另一位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他提倡审美的人生态度,主张用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故而研究尼采美学,同时也有着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也正因为此,尼采的美学思想影响了大批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12.
高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及构建女院校园物质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环境文化是现代大学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培养的物质平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13.
广告设计与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说明只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正确使用民族文化符号,并使其自然的融入现代设计,才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做到真正的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214.
中国传统山水观具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理想的模式,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精神指南,使得中国人对于园林有更高的心理要求和标准:第一,对自然的尊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根本点。第二,追求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营造现代园林的艺术气韵。第三,现代园林设计要充分重视文化内涵。现代园林设计应致力于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模式,体现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215.
对马王堆T形帛画主题意义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凭借对于墓主人生活年代,或者"T"型帛画完成年代所流行的观念来判断,而要考虑在它之前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俗。深入分析解读帛画的"九个太阳"、"二龙穿璧"两个图像的象征意义,马王堆帛画的主题意义实际上是祈福和安佑子孙繁衍不灭。  相似文献   
216.
在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始终与之有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与体育会呈现更为紧密结合的趋向。现在许多体育项目已完全与音乐相结合,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作用渗透于人才成长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17.
数码照相机设计是科技与艺术、工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照相机在走完机械构造之后从复杂的界面中解放出来而获得新的形式。数码相机造型情感化产生的诱因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也有技术和审美因素。数码照相造型设计的情感化表现,就是指在产品具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情感内涵,能触动人们的情感世界,促使人们喜欢它。  相似文献   
218.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形成、变化都与本民族的历史变迁、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等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花腰彝服饰是花腰彝人外观上的显著标志和生活习俗及审美观的体现,从色彩到图案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民间信仰的观念和意识,折射着这个民族文化结构中最深层的心理积淀。  相似文献   
219.
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2)特质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果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应对具有情境化特点。  相似文献   
220.
当代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两类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主要有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特质取向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和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社会认知取向以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揭示了个体内部动态的心理过程。未来的道德人格研究要强调两类取向的结合,加强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并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