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研究旨在考察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的影响及其以团队员工的共享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为中介的作用机制。采用团队领导—团队员工匹配问卷的调查方法,使用29个团队的样本数据对相应的多层次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员工的共享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分别和同时在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之间起到完全的跨层次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不同社会群体特征对内隐领导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教育水平等评分者的特点,对领导诸因素的评分有着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发现,教育水平是影响内隐领导因素评分的主要变量。另外,各组都倾向于把人际能力作为领导最大的特质来加以评分。  相似文献   
83.
基于内隐追随理论,探索了领导者的积极追随原型(PFP)与追随者的积极追随特质(PFT)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何影响辱虐管理。对194份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1)相较于非匹配情形,领导者在"PFP—PFT匹配"情形下更少辱虐追随者;(2)与"PFP低—PFT低"相比,"PFP高—PFT高"情形下辱虐管理程度更低;(3)在非匹配情况下,与"PFP高—PFT低"相比,领导者在"PFP低—PFT高"时对追随者有更少的辱虐管理。以上结论能够为组织预防或减少辱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4.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法探讨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隐、外显成就动机是相互独立的动机系统,但两者以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业拖延;(2)不同动机组合的学生,拖延情况有显著差异:高内隐、高外显组的拖延最少,高内隐、低外显组的拖延最多;(3)动机越不一致,拖延越严重,动机一致性能够减少拖延;(4)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补救和总结上有更多的拖延。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内隐、高外显的一致性动机,才会出现最少的拖延。  相似文献   
85.
以参与网络课堂的387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我效能感、内隐智力信念和动机调节等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内隐智力信念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2)动机调节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效能感→动机调节→学习投入"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受到学习者内隐智力信念的调节。相较于智力实体论者,动机调节的中介效应在智力增长论者中更强。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内隐情绪加工是否会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以情绪性面孔图片作为目标,要求被试完成定位任务。结果发现,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均显示了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N1成分上情绪效价和线索有效性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显著,有效线索条件下情绪目标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目标;N170成分上线索有效性主效应显著,相较于N1成分,N170成分在有效线索上波幅更小,在无效线索上波幅更大。实验结果表明返回抑制效应受到内隐情绪加工的调节,提示该效应来源于早期的知觉抑制,支持知觉抑制理论。  相似文献   
87.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任务、序列反应时任务中的成绩差异性表现。结果表明,场独立与场依存者在两类任务中内隐学习量的差异性表现一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种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外显及内隐外显协同学习类型中的差异表现时发现,场独立者的协同学习成绩优于单独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且优于场依存者的协同学习。  相似文献   
88.
《公正的天平》(■■)是安萨里的名著,该书通过与内学派(伊斯玛仪派)某个信徒对话的形式而展开。安萨里指出,"公正的天平"作为正确的逻辑准则,就包含在《古兰经》的启示当中,通过经文所述先知们的言论而体现出来。这些天启的理智原理是判定真理的准则和天平,是获取确定性知识的手段。在书中,安萨里为逻辑学规则提供了启示的依据,可谓伊斯兰思想史上的一个创举。在此意义上,正确的逻辑规则不仅仅被视为由哲学家所建立的"他者",相反,这些"公正的天平"是启示的内容,它们通过历代使者的经典而被传授于人类,是真主赐予全人类衡量认识的准则,只不过以前不同的民族可能对这些逻辑规则的称呼不同而已。这一创举为后期教义学家将逻辑学科纳入教义学之中铺平了道路,使得教义学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真主本体和属性的讨论。正如我国近代著名大阿訇马良骏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选择后期教义学家的道路,以便尊贵的伊斯兰学科(教义学)不再需求‘他者’。"从这一点来看,安萨里在伊斯兰教义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9.
抑郁具有复杂的、非孟德尔式的多基因遗传模式, 但是目前多数抑郁的遗传研究集中于考察单个候选基因, 不能全面揭示遗传因素的作用机制。近年来, 多基因遗传得分研究和基因−基因交互研究分别为抑郁的多基因累加效应和交互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多基因不仅直接影响抑郁, 还通过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抑郁的发生发展, 并且这一复杂交互作用存在性别差异。抑郁的内表型研究发现多基因可能通过认知因素、人格、压力荷尔蒙等间接影响个体的抑郁水平。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多基因与多种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抑郁, 探索多基因遗传机制的性别差异, 考察多基因对抑郁影响随年龄的发展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0.
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时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自我决定在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