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内隐学习研究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工材料的创立。随着实验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内隐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已有研究针对语言发展、运动技能培养、社会态度形成等多个现实领域采用真实材料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这预示着,内隐学习的实验室研究材料将逐步从人工走向真实。  相似文献   
32.
《英国美学杂志》40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千年纪元到来之际,《英国美学杂志》刚好推出它的第40卷,进入它的不惑之年。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恰当的时机,透过刊物的视野,借几页序言的篇幅,对近半个世纪的美学及其前景做些许概括性的反思。严格说来,本刊的40周岁要到2000年秋季号才满,因为1960年秋天我们的第1期才面世。但是这些周而复始的数字有一种诱惑,鼓动我们将第40卷的首期与新千年的开始重合在一起,其真实理由不过是希望引起特别的注意。  相似文献   
33.
我的公公2006年83岁了,是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他平时身体很好,80岁以前没  相似文献   
34.
一哲 《思维与智慧》2007,(11):24-25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15岁那年,随父母搬到马赛居住。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性格内向的希拉克觉得很孤独。上学放学他都是一个人,不是没人愿意和他一块,而是,他不愿意。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愉快地向他发出邀请,他都无动于衷。伙伴们放学后一起做游戏,邀他参加,他不肯,邀他踢足球,他说不会。回到家里,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小伙伴们玩得生龙活虎,心里又十分羡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36.
圣体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是教会中至尊至大的圣事,是吾主耶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真实地隐藏在面酒形内。圣体是全体基督信友的生命食粮,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而圣体圣事则赋圣宠的根源,即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食粮要我们去领受。领圣体一般都是在感恩祭中,教友们在主教、神父领圣体后,由同一的感恩祭中领受主的圣体,表达了对感恩祭的完整参与。所以,教友们所领的圣体应是在自己亲自参与的弥撒中所祝圣的,如没有什么阻碍,教友们应在参与弥撒时领受圣体。若有正当理由,弥撒外有要求领圣体的教友,…  相似文献   
37.
暖暖的宽容     
宽容,正以一种最细腻、最开放的声音,和人近距离交谈,使心灵一片葱茏。绿色的心叶,碧绿得通体透亮,像张开了翅膀。而当宽容微笑着,与天穹下的芸芸众生对视,温情便洒满大地。一个个充满宽容的人,绽开内心的眉眼,把自己的脸庞打理成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相似文献   
38.
古今中外对“美”的探讨呈现多元化特征,即“美”具有朦胧性与模糊性。每个美学流派或美学家其观点总是各执其说,莫衷一是。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美”也会使人产生一种难以言说,无以名状的困惑感。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文字等诸形式准确完美地呈现出来的。本文试以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观点为统摄,从自然美与艺术美二者关系的角度切入,探讨其美学思想的矛盾性和美的特性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9.
《高山流水》 我是“钟子期”,那么谁会是那个“俞伯牙”? 我看到了流水奔腾之状,恰如你我的内心,汹涌地穿越人类喧嚣寂寥的轮回,我仿佛置身于过去与未来之间,在冥冥之中寻找着一种缘、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相似文献   
40.
抱朴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体现务道者的修行宗趣与理想人生境界。它引导人们弃除浮华,弃除物累,回归自我,保持质朴无华的本真,以获得一种朴素的生活、真诚的人生,最终达到返朴归真的合道理想,与当今社会一些人推崇的富贵金玉、功名利禄、势力威权恰恰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看似与现实追求不相一致的人生态度,却正是对人生真实意义的最美好追求!两千年来历代奉道之士对抱朴教义的感悟和实践,使之成为了道教修持修行的根本归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