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鲁迅与佛教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12.
目次一、关于翻译及作者二大乘小乘、三、檀波罗蜜四、尸罗波罗蜜五、■提波罗蜜六、毗梨耶波罗蜜七、禅波罗蜜八、般若波罗蜜九。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性善论是关联着天而言的,人性之善必须关联着天才有其绝对性与超越性。荀子讨论人性没有关联着天,故荀子的人性论无论是什么形态,都逃不了性恶论的窠臼。但荀子又欲以性恶论使人达致圣人,于是,他的道德动力便成了问题。荀子要解决道德动力问题,就必须向孟子的人性论和心论靠近,尽管这在荀子是不自觉的,但思想的理路必然如此。由此证明:性善论是唯一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14.
医学伦理学概念之探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医学伦理学的概念看起来很简单,一般情况下人们便习以为常地接受了作为应用规范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地位,而忽视了医学对医学伦理学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内容是医学科技与伦理道德两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产物的具体分析和总结便可构成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慈善,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北史·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而在此之前,《韩非子·内储》:“王日,慈惠,行善也。”即以慈爱优惠来做善事。直接释义大约是“以慈行善”。既然是“以慈行善”,其重点则在于对“慈”的理解。“慈”,《说文》只注二字:“爱也。”《左传》:“宣慈惠和”,做疏注的人发挥道:“慈者爱,出於心,恩被于物也。”这就把中国古代对慈及爱的理解讲得比较清楚了:慈,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爱,她的恩惠要遍施于万物,当然首先是人。汉代贾谊讲:“侧隐怜人,谓之慈。”对人,要…  相似文献   
16.
申不害思想与黄老之学在许多方面确有相通相近之处:在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上,“道”为两家思想的最高范畴,并且凸现出同样的“前概念”先天缺陷;在政治学领域,二者都高标“名实之辨”,但尚未上升为形式逻辑学的认识对象;二者又都崇尚“因循”、“无为”,与原生道家立足于“天人关系”之上的意蕴已大相径庭。但是,申不害并不是一位黄老思想家,其根本分歧在于:黄老重法不重术,申不害重术不重法。申不害思想的性质是“术治主义”,相韩十五载躬行的是“术治”。因此,申不害既不是法家,也不是黄老思想家,而是术家,是术家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7.
道家生死论与临终关怀的文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家生死论与临终关怀的文化对策首都医科大学(100054)董平,王晓燕临终关怀下的心理安宁,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认知。中国道家生死论推崇“道法自然”,视生死犹如梦觉昼夜,认为出世即是生,入地便是死,生与死不过是自然而然的变化。这种以自...  相似文献   
18.
泉恩 《天风》1995,(1):16-17
那一夜,是难忘的夜。 我独自漫步在郊野,但心底间却并不平静。作为一名时代的工人,面临着国家改革、社会发展的形势,教会如何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去完成广传福音的使命呢? 我在心里思考着这一问题。 我终于有了一个想法:根据我们这里人的爱好,用群众喜闻乐见上演地方戏的形式来见证主的救恩,广传福音。我们一边把此事放在祷告之中求主赐我们智慧与聪明,一边拜访一些主内前辈和同工同道。开封市的马明新牧师。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1995,(3):13-14
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件,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道教与祖国兴衰息息相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爱国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道教徒要发扬道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不断提高广大道教徒的爱国主义觉悟。  相似文献   
20.
张策 《天风》1996,(1):35-36
目前,一些教会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证道者在台上神采飞扬、妙语如珠、口干舌燥,而台下呢,听众反应冷淡、无精打采,打瞌睡甚至熟睡有之,东张西望有之,低声嘀咕有之,来回走动有之。对此,证道者和听众也各说其理:证道者认为信徒信心不足,文化素质偏低,自觉性又不高;而听众却认为证道过深过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