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勃鲁盖尔艺术的真正价值并非如何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民,而是自身包含了对艺术本质的追问。他所向往的是用绘画的造型语言提示  相似文献   
522.
张卫 《伦理学研究》2022,(1):106-112
“内在主义”(internalism)是技术伦理学新兴起的一种研究进路,它不同于传统“外在主义”(exter?nalism)进路的地方在于,它主要关注技术的积极伦理后果,主张把伦理要素“嵌入”对象之中,利用技术手段解决伦理问题。“道德增强”的基本理念符合“内在主义”进路的特征,它通过对人的“基因”和“神经”进行技术干预,调节人的道德情感,增强人的道德动机,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道德行为。尽管“道德增强”的初衷是助人向善,却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需要从学理上权衡其利弊。  相似文献   
523.
梦海 《现代哲学》2008,(1):37-44
恩斯特·布洛赫历史哲学的宗旨就是要阐明整个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种"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贫困、剥削、压迫和异化的社会制度.在他看来,作为人类学范畴的"希望"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世界是拯救实验室",这是一个自我解救的、从事超越活动的内在者,自身包含着人类的拯救意愿、拯救希望和拯救实验,集中体现了全部现实过程的本质极限构成."世界是拯救实验室",这一范畴规定包含着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524.
邓春莲 《学海》2004,40(2):188-193
本文立足于文本学研究方法 ,聚焦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发展历程 ,认为马克思经历了一个从先验人的人性公设的价值信仰到现实人的历史性生成的科学探索的思想转变 ,终结了西方先验人性思辨的形而上学传统 ,开辟了人的历史性生成这一全新哲学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525.
劫生  寄尘 《中国道教》2007,(2):52-53
顾名思义,财神崇拜,自然是对财富的祈求。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本来就应该越来越富足,人们对它的追求与祈愿,当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却发现,同样以物质利益的追求为指向,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财神崇拜,与西方传入的拜金主义,其实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526.
<周易>古经<益>卦爻辞,与西周王朝迁建新都洛邑这一历史事件,存在非常紧密联系.笔者试图将该卦六爻爻辞,与西周迁都具体历史过程,即西周君臣卜洛、周公被派建洛、西周重臣被派守洛结合起来进行比照研究,透析两者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527.
张培 《世界哲学》2009,(4):92-100
本文以诠释本质和实有之关系为契机,从其古希腊哲学源头考察出发,将制作概念把握为联系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通过海德格尔自身对此问题的解读,最终使得想象、时间和制作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也使得本质和实有之关系获得了澄清。  相似文献   
528.
从维特根斯坦、阿多尔诺出发,再追溯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美感与艺术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美的现象极多,山水风光,一丛鲜花,一个女孩都可以很美,却又各不相同。与此相类,幸福要素也是范围宽阔的,可以把所有美的现象都包罗在内。美是形象的、具体的,不诉诸抽象的概念与逻辑推理。与之相类,幸福的要素也是具体的,是凭借经验就可以判断的。因此,美的本质与幸福的要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29.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分析国际国内的历史和现状后深刻论断:“民族宗教无小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非常重要,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530.
本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众面对社会的变迁转型所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的适应和应变,深入探讨了社会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内在机制和深层动因。认为使民众对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变迁转型作出适应和应变的深层动因来源于民众自身内在需求愿望的满足和实现,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民众自身主观认知的自我调适,民众心理行为应变的主要表现在九十年代初前后及在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