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两晋招隐诗反映了诗人在残酷现实中对自身出处问题的思考,同时深深地留下了当时不同流派玄学思想的烙印。就思想背景而言,招隐诗的出处对立、尚隐弃显与王弼以无为本、因循"自然"的思想密切相关,而它的调和出处、显隐存心则与郭象"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思想极度吻合。但是,招隐诗显示的思想理路并不能说明其作者就是这一派思想的坚守者。事实上,对不同玄学思想的接受和对出与处的看法,在他们的思想里贯彻得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172.
郑祥福 《哲学研究》2012,(10):104-110
<正>当代西方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在经过上世纪80—90年代的辩护和修正后,中途经历了非实在论的全盘否定,至本世纪初出现了"结构的实在论",形成了一个在争论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说明科学实在论的理论观点确实不像反实在论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实在论所说的对科学理论成功的唯一解释是夸大其词的。但是,科学实在论的真正出路,不是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法,而是在知识辩护中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3.
吴国林 《哲学研究》2012,(7):113-120,126,129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研究主要是检验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完备,仅有少量量子技术产品问世。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发表的《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提出了EPR关联——量子纠缠,直接引发了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论争。(Einstein,Podolsky and Rosen,pp.777-780)基于EPR量子纠缠,1993年本内特(Bennett)等6位科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题为《经由经典和EPR通道传送未知量子态》的重要论文,引发了一系列有关量子信息与量子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量子信息理论、量子控制论、量子技术等新的量子科技理论。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174.
孙乐强 《哲学研究》2012,(11):16-22
<正>在传统学科视域中,《资本论》往往被理解为经济学著作或唯物史观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在这种理解中,《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和历史地位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而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趋势:他们认为,《资本论》的方法论和历史观仍然停留在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辨之中,进而将《资本论》判定为一部充满神话预言的虚构小说,结果《资本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5.
李亚明 《哲学动态》2012,(11):106-107
2012年7月3-6日,第二届"关爱动物国际会议"在荷兰乌特勒支举行。本届会议由国际关爱动物协会主办,乌特勒支伦理学研究所(哲学系)和兽医系承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学者、政府官员和社会活动家做了报告,还有很多学者通过制作和展示海报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会议不仅探讨了  相似文献   
176.
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表现为主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内在价值。从逻辑上来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性的本然要求。个体尊严之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尊严是个体坚强的精神支柱、个体稳定的品质保障和个体坚定的生活信念。如何实现"有尊严的生活"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个体与社会两个方面来探究个体"有尊严的生活"的价值内涵及其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77.
通过论证大自然及其非人存在物的内在尺度和内在价值,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实现了价值范式由主观工具价值论向客观内在价值论的转换;通过论证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统摄个体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以及人类整体环境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实现了环境整体主义转向.客观内在价值论并不否认人的主观价值的存在,环境整体主义也不排斥而是包容了人类利益和个体利益,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价值范式的生态转向,通过强调道德的关系性和整体性而赋予了伦理道德以涵容更广的生态性.  相似文献   
178.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通过一种经验主义的辩证法讨论实践哲学问题,另一方面,在论述至善作为一种内在的合目的性时又预设了一个形而上学前提,这导致亚里士多德在面对实践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时态度暧昧,陷入一种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导致这种内在悖谬的理论根源在于亚氏没有明确区分知识论的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形而上学,进而没有区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至善与经验意义的具体个别的善。这种混淆会导致仅具有知识论意义的具体的善的充当形上的善,即具体的善的僭越,同时也会模糊个人的善与社会的善的界限,从而导致美德的恐怖统治。  相似文献   
179.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行动既有其理由(reason),又关乎原因(cause)。从具体的机制看,行动的理由与行动的原因所涉及的,是行动的根据与行动的动因。理由为行动提供了根据,也使对行动的理解成为可能。在现实的形态上,理由表现为一种系统,并关联着内在与外在、现实与可能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0.
<正>弗吉尼亚·萨提亚被公认为是家庭治疗的先驱。她最早贡献之一,就是在咨询中同时会见多个家庭成员。她和约翰·埃尔德金·贝尔、内森·阿克曼与默里·鲍温一起,对当时的治疗实践作出了非常大胆的挑战。这仅仅是萨提亚对家庭治疗和个人成长所作贡献的开始。现在,大多治疗师,尤其是家庭治疗师,不仅认为在咨询中同时会见其多个家庭成员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的关键。萨提亚是实践上的革新者。她很少记录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