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格障碍进行筛查,并探讨人格障碍阳性率与某些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 PDQ-4 )对全国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行政区21个城市26所高校的4811名学生进行测查,以分量表分5~6分为人格障碍亚型划界分计算阳性率.结果:(1)全体大学生样本12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在1.2%~27.6%之间,最高为表演型(27.6%),最低为分裂样型(1.2%);(2)男生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自恋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依赖型阳性率显著低于女生;(3)农村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4)独生与非独生学生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之间人格障碍阳性率互有高低.结论: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男生较女生更严重.家庭经济贫困、低社会阶层、父母离异、不适当的养育方式等可能与子女的不健全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2.
陆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7,(7):1162-1171
作为父母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亲子间有关情绪的谈话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包括文化、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在内的外部社会环境,儿童的年龄、性别和依恋等特点,以及父母的依恋、养育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对父母与儿童之间有关情绪的谈话产生影响。未来亲子间有关情绪的谈话研究应更多考虑儿童长远发展的社会文化适应性视角,加强对非言语信息、亲子间交互回应行为的分析,拓展儿童中期和青春期的探讨,并进一步细化各项研究指标的差异水平、考虑中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本主要结合该领域研究的传统结论与最新进展,从母爱丧失、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等角度阐述了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争论。  相似文献   
34.
采用依恋Q-Set分类程序考察72名幼儿(M=17.51个月)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用《婴幼儿社会-情绪性评价量表》(ITSEA)同时评估了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包括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在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幼儿可以形成安全型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母子依恋的安全性高于祖孙依恋;(2)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存在着中等强度的相关,36%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水平不一致;(3)回归分析表明,与祖孙依恋的安全性相比,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各领域具有更大的相对预测力,支持主导性假说;(4)拥有高安全性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幼儿,其外显行为域和内隐行为域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高安全性母子依恋或祖孙依恋不能补偿对方的低安全性依恋的消极影响。在失调域上,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存在着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35.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选取3~6年级小学儿童363名,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以及偏爱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呈现出相似的相关模式;2.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养育方式只有第一对典型变量显著,其中小学儿童的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因子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偏爱呈显著的正向一致性或典型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与此类似。  相似文献   
36.
城乡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勤 《心理学探新》2009,29(4):77-82
通过调查689名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概念,考察不同地域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感受到父母更多的温暖理解和过度保护、更少的偏爱,而城乡男大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没有差异;城市大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而这种差异在女大学生中尤其明显。父母温暖理解对子女的自我概念有正向影响,而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对子女自我概念有负向影响;城市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主要受父亲养育方式影响,而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同时受父亲和母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法音》2011,(3)
新华网3月12日讯全国人大代表、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事实上从2005年至今,我国孤儿救助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和健全。只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孤儿最低养育费执行不到位、孤儿成长发展不平衡、国家财政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采用自编的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问卷,对584位中小学生的父亲和母亲的一般养育自我效能感和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方面的积极影响最为自信,对孩子的纪律管束最缺乏自信。小学生父母的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大于中学生。具体表现为,在纪律管束方面和学习方面,小学生父母的养育自我效能感大于中学生父母。父母对女孩的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显著大于男孩,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女孩在纪律管束方面的养育效能感显著大于男孩。父母的学历影响父母的养育自我效能感,总的来说,随着养育人学历的提高,养育自我效能感增强。  相似文献   
39.
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中介模型,探究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和谐的关系,以及性格优势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心理和谐问卷和性格优势问卷对3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积极养育方式、性格优势两者对心理和谐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性格优势的预测贡献率约为积极养育方式的1.9倍;(2)性格优势在积极养育方式与心理和谐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075%.  相似文献   
40.
通过3年追踪研究,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474名学前儿童努力控制发展变化的轨迹, 以及初始父母养育方式对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的影响。多水平分析的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努力控制呈线性增长, 其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努力控制初始水平较高的儿童, 其增长速度也较快。(2)初始的父母鼓励与接纳对儿童努力控制的最后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 而父母的拒绝与惩罚则起反作用。(3)父亲鼓励与接纳能加速儿童努力控制的平均增长速率, 而母亲鼓励与接纳则会延缓其平均增长速率。(4)初始的父亲养育方式可分别解释儿童努力控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10%和2%的变异, 初始的母亲养育方式可分别解释其14%和3%的变异, 父母养育方式累计可分别解释其19%和10%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