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不属于道教的专利,但毫无疑问,道教是提倡养生的集大成者.然而道教养生号称有三千六百法门,应该从哪里人手呢?当然应该先从道理学起."本立而道生",养生之术是标不是本,这个本就是养生的道理、理念.简而言之,有三个原则,就是"自然养生"、"清静养生"、"以德养生".  相似文献   
2.
郭刚 《周易研究》2012,(6):89-93
在继承传统中医思想基础上,同时深受《周易》养生理念的影响,孙思邈创造性地育成出以养性为核心的养生之道。养性包含"性自为善"的养德和"啬神"的养神两个方面,内涵着精神内守、神形合一,是汲取了《周易》的"成性"、修德得以"兼善天下"以及《内经》养德宁性的修身原则等思想,成为养性的精神层面上的根本要求。同时,"资于食"、"俭约"的饮食之理、"导气之道"的导引术以及生活简朴、毋为物累等思想,与《周易》和《内经》的"需于酒食"、"安节"、"甘节"、"节以制度"和"一阖一辟""呼吸精气"、"纳气"等也是一脉相承的,成为"养性"的养生之道物质层面上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总之,孙思邈"养性"养生之道中的养性和养形,不仅含蕴着养生实践路向(养性、养神、养形)和价值取向(长生久视之道),而且揭示了医易相合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
大道至简     
看张继禹道长的《坐忘铭》,深受启迪,文章用简练的文字阐明了道家养生长寿的秘诀,这就是:"简事收心,物我两忘"。这也是养生的最好方法和最佳境界。老子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蒋锡昌先生在解释这段话时指出:"此章言无私之道,一则练其内部之气,所以定其神;一则去其外部之欲,所以定其形,二者定,则圣人养生之道全矣。"这里清楚地告诉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净化和纯洁思想,去除那些不必要的物欲,同时忘记身体以及身体外那些繁杂的东西,把事情简单化,把那颗躁动的心收回来、静下来,外忘其形,内定其心,这样才能自在快活。这里"简"字是关键,不仅内容丰富,且玄妙无穷,受张道长启发,也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养生主>是<庄子·内篇>中的一篇,顾名思义,<养生主>讨论的是养生问题.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万金 《心理科学》2001,24(5):633-633,632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以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和养生之道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本文作些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清真药膳好风光 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的《回族民俗学》,共20章,首章是“绪论”,后面的19章,分别论述了18种习俗,只有“回族的饮食习俗”独占有两章。  相似文献   
7.
养生不仅仅是"养身",更是"养德"。德行、心性的提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这是《周易》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养生学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现代人常常忽视的内容。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从广义上来说,养生包括养心、养神、养性、养德、养气、养身等等。所谓"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圣人考虑天下的事情,认为  相似文献   
8.
李国峰 《中国道教》2012,(1):9-11,17
序论本研究首先把重点放在两种类型的"个人"上,即作为音乐演奏者的个人和作为女性的母亲。毋庸置疑,音乐演奏者和爱子女的母亲,两者都会觉得自主选择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然而最近的研究中却意外发现,许多音乐演奏者对于演  相似文献   
9.
    
父亲记忆力下降,常会因炒菜忘记放盐而自责。学医的妹妹安慰父亲:少吃盐,会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您这是科学养生之道!虽然这菜的确寡淡无味。《说文》中释义:淡,薄味也。味虽薄,但饮食清淡,却是有益健康,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0.
论养生     
宇宙之间,大干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其事业取向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是生存.人们在一世中不但追求生存,而且还希望在生存中愉快健康地生活. 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善最具有价值的是道教.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庄子·在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