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39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节奏"是绘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当中的节奏主要是通过线条、色块、形体与明暗的组合和有规律的变化、运动来体现的.节奏是形成绘画旋律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2.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宗教的信奉、信服、尊从、皈依.信仰有思想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信仰有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信念特征.信仰有积极的信仰和消极的信仰、正确的信仰和错误的信仰之分.针对现在“信仰缺失”的现象,我们要在全社会加强信仰教育,大力彰显信仰之美、高扬信仰之美,从而坚定对真、善、美的信仰,坚定对科学和真理的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83.
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如史前时期人类都经历过穴居、半穴居或巢居的生活.游牧阶段,世界上所有的游牧民族都过着随时可以迁徙的帐蓬生活.到了农业时代,人们得以定居下来,他们以最便利的建筑材料:土、木、石、茅草来建造自己的居室.  相似文献   
184.
美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5.
有人说,只有事业成功,人生才算美满;也有人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人生才算美满;但更多的人认为,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才是真正美满的人生。但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双赢呢?  相似文献   
186.
韵律是平面构成最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它是以视觉流动的时间性来实现的。平面构成作品中,应具有视觉中心、次中心……和呼应点,它们的视觉张力不同。视知觉在这些具有不同视觉张力的视点中的流动便产生了视知觉上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187.
户外广告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的户外广告形式层出不穷.地面上竖立的巨幅平面广告,半空中悬挂的电子广告屏,马路上流动的车厢广告,夜空中闪烁的霓虹灯等等,构成了城市琳琅满目的户外广告.  相似文献   
188.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瑾 《中国道教》2003,(2):19-22
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此美善相乐…  相似文献   
189.
明清时期,道教的审美思想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宣传,进一步渗透于社会文化生活之中.道教的美学观念与许多文学艺术形式相结合,由此得到具体化、形象化的艺术表达."苦-乐"的道教美感转化论通过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艺术形式否定了功名、事业、家庭等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现出人应超越浮生,及早修行,获真成仙才是人生之大美大乐的道教审美思想.丑-美的道教美感转化思想在明清文学小说作品中也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文艺美学判断-"德"的美(道之美)才是更高的、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190.
张群华  丁芳  郭勇 《心理学探新》2011,31(5):440-444
为了说明儿童能否感知到父母在情感、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关爱,研究采用情境故事考察了幼儿园中班及小学二、四、六年级169名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感知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感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女孩对父母情感关爱的感知显著高于男孩;独生子女对父母生理关爱的感知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同伴接纳水平儿童对父母生理关爱的感知显著高于低同伴接纳水平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