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本文考察了语言心理学旗舰刊物《记忆与语言杂志》(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的文献,旨在探索国际记忆与语言研究的发展动向。笔者收集该刊1985—2020年的文献,自建题目与摘要信息语料库,采用语料库工具和共现网络可视化工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36年来,对词汇与句法维度的语言产出、理解与习得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相对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持续成为研究焦点;研究话题不断拓宽,更加关注儿童语言认知的发展与个体差异;认知神经学与脑科学的前沿技术手段不断融入记忆与语言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2.
对于叶适与朱熹之间的关系,学界之前聚焦于叶适对朱熹道统观的批评以及由此呈现的两者思想差异,但未阐明叶适道统观何以构成对朱熹思想的实质性挑战。事实上,叶适与朱熹有长时间的思想交涉,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学术竞争关系,其思想张力具体呈现在三代道统观的建构上。朱熹在朱陈之辩中聚焦的儒家政治文化主题上是以建构三代道统来反对陈亮的皇帝王霸之说,而叶适指出朱熹及其门人没有接着三代之道往下讲,认为其建构在“十六字心法”上的三代道统是一种旁出新解,并阐明三代是“君臣共治”“治教并行”的理想政治模式,标举贤臣在道统中承担“教”的职责,从而以“治教并行”的三代道统反对朱熹以“教”统“治”的“治教分离”的道统观。叶适阐明的三代之道,既为陈亮思想导致的骄君现象提供了来自儒臣的约束力,也为朱熹将正心诚意系于君主的自我期许提供了儒臣之教的政治保障,又为浙学的事功主张确立了来自三代的根据,从而将浙学纳入了儒学正统之中,纠正了朱熹对浙学功利的批评。  相似文献   
253.
黄裕生 《世界哲学》2009,(2):104-114
两性之爱,是人类个体间激发起来的一种最为激情澎湃的情感。它在实质上是两个异性个体追求作为全位格而全身心地相互投入与相互担当,直至互为唯一地共在。因为作为全位格出场而淡化、隐去了各种功能角色与社会身份;因为相互全身心的投入与承担而进入“革新了”的自己,也就是所谓“第三位格”。作为第三位格存在,不仅是与看得见的唯一者即心上人共在,而且也是与看不见的绝对唯一者共在。因此,爱情并不只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人与绝对者的关系。爱情之所以能够超越世俗功利与世俗关系,就在于爱情能够打开一个神圣维度而具有超越一解放的力量。这也是爱情的神圣性所在。而爱情的危险也就在于忘却了看不见的唯一者而关闭了神圣维度。  相似文献   
254.
田丰 《哲学研究》2023,(1):54-64+126
推类思维的基础是古代观念中“生生”相继、从本源上感通一体的宇宙。推类思维的目的不是获得真值保证或建构知识体系,而是以万物相关性为前提,随境随需、推扩主体视域,在不可通约的差异性中以言、象、意、情等方法关联起原本分离的事物,开启意义解释的新向度,并推动伦理政治实践。推类思维的运用如果超出人伦领域而试图解释自然,其力量就会减弱;当其无限扩展,试图建构起完整而严格的世界图式时,就会出现胶固之论。推类思维的严格性并不体现为保障我们消除交流误解的方法论规则,而是达成情境或共在的一致性。主体间论辩的严格性,依托于历史流传物中的经典共象和宇宙-伦常秩序(天人)的共同视域才能够获得保证。在工具理性支配的今天,推类思维应当通过批判性考察在人伦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