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4篇
  4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共同冗思指个体在双向关系中过度讨论个人问题的行为。共同冗思对个体产生适应权衡效应,即它不仅与积极的友谊属性有关,还与抑郁和焦虑等内化问题相关。以往研究主要分析共同冗思的性别差异、发展特点及其在不同亲密关系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共同冗思的适应权衡效应在女性群体中比在男性群体中更为突出,在青少年群体中比在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研究者主要从同伴传染、压力生成、共情痛苦以及生理机制等角度解释共同冗思与内化问题的关系。友谊等亲密关系中的共同冗思对个体适应的负面影响难以察觉,它可以作为个体抑郁和焦虑等内化问题的危险信号。后续研究可以从考察共同冗思的人格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角度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62.
积极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状态的理解和间接分享过程。虽然它与消极共情在产生过程中都依赖于镜像神经系统和心理理论系统的活动, 但是两者在产生难度上不同。对于积极共情情感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 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一些认为与消极共情一致, 都集中在脑岛及其相关脑区; 而另一些则认为是大脑的愉悦系统。关于积极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共情在产生机制和情感表征上的特点, 拓展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展开对特质积极共情神经基础的探讨。  相似文献   
63.
情境对共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 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现实生活中的共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 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其中, 情境的公开性或私密性、意义性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共情的产生或共情反应的强烈程度。共情对象在特定情境中与共情主体之间的群际关系、人际关系等也是重要的情境因素, 共情主体对于和自己属于同一群体或拥有较亲密人际关系的他人更容易产生共情。情境对共情的影响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实现。有关情境对共情的影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然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情境因素的内涵上进行深入挖掘, 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对情境影响共情的机制做更为细致、微观地解析, 还可以从共情主体的视角明确个体差异如何调节了情境对共情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4.
探讨三类重要关系他人在两类负向道德事件中对农民工脸面共享感受的影响。采用基于情境故事法的纸笔实验。使用2(家庭伦理,消极义务)×3 (父-子/女关系,同乡关系,工友关系)被试间设计,共6组被试,每组有效被试分别为299、296、297、296、298、292,共计1778名。结果,在关系他人违反家庭伦理时,个体只和家庭内成员产生脸面共享,对于家庭外成员则不产生脸面共享;当关系他人违反消极义务时,个体则会因关系远近和不同关系他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脸面共享。结论,当关系他人违反家庭伦理或消极义务时,农民工均体验到不同程度的脸面共享感受,其脸面共享的程度随关系远近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5.
20世纪30年代广西村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乃良 《学海》2005,(1):62-66
20世纪初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 30年代 ,新桂系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自政策 ,随之在广西实行村治。与孙中山主张的以县为自治单位不同 ,新桂系主张以村为自治单位。新桂系实行村治与全国其他地方包括山西阎锡山的村治 ,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 ,并且与乡村建设派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实行村治 ,广西建立了严密的农村基层组织 ,因而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研究民国时期新桂系的村治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村治的特点 ,对目前村民自治的研究无疑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6.
行为遗传学研究之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遗传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定量遗传学方面,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概念的引入深化了人们对环境作用的认识;对于环境和遗传关系,不仅认识到基因型-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存在三种形式,还揭示出遗传对环境测量的影响——基因型-环境的相关。分子遗传学作为新兴的研究途径,目前以寻找基因为主,将来则以认识基因如何工作为重。行为遗传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以行为基因组学为中心的整合。  相似文献   
67.
精神疾病共病现象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无特异性的生物学诊断指标,临床表现多样,有时很难用一种疾病解释.共病的概念应用于精神科临床,为精神科医生提供了一种辩证的诊断思维方法,对研究共病的本质和指导临床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张曙光 《现代哲学》2011,(6):93-102
中国传统王道是以"仁义"为核心思想,包含道德、经济和军事要求在内的、旨在治国安邦的政治理念和方略,它以人心为准绳,以天下为取向,无分内外。君主专制时代,它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全球化所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形成及其所导致的普遍紧张,恰恰需要一种类似中国传统王道的新的世界政治理念和政治设计。经过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王道理念能够为"天下为公"的现代政治伦理和政治秩序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9.
以151名高校教师为测查对象,采用“高校教师知识共享问卷”等研究工具,考察工作态度、组织特征等因素与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态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文、理科教师之间在避损性共享和人际性共享上存在显著差异;(2)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知识特性和学科与避损性共享存在显著相关;(3)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工作意义、工作奉献、组织特性和学科与人际性共享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表明,理科教师的共享态度较文科教师更为积极;知识共享除了与工作态度有关之外,也与软硬件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70.
因族人的急剧凋零、子孙难得,年仅4岁的谢灵运开始寄居在钱塘杜治。在寄居的早期谢灵运可能比较严格地遵循道教的戒规;但随年龄的增长以及家族重任的承担,谢灵运不得不回到祖居地,接受一个高门子弟所必需的教育。但这种往返情形却最终因孙恩起义、杜子恭的去世而被迫中断;这也中断了本来能继续的家族信仰。寄居钱塘由此成了谢灵运不堪回首,甚至讳忌的往事,由比在其现存的作品中也仅能看到一点不无晦涩、难懂的记载。这也是现今难以确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