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正>周冬雨自踏入演艺界以来,外界除了给其贴上"谋女郎"的标签外,对其清纯女郎形象更是大加追捧。在性感大行其道的今天,周冬雨银幕形象的出现似乎让人们找到了新的稀缺女性形象资源并对其价值进行大肆挖掘。但是,周冬雨没能改变女性在屏幕上的被"观看"的事实,没有改变"女低男高"的屏幕地位。在消费社会的今天,清纯女郎和其他女郎一道,成为了符号化的标签。  相似文献   
52.
当代飞行大学生由于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在校园内具有独特的丈化时尚心理与化消费形态.本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这些现象,目的在于为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设计校园化生活内容,从而正确引导其追求化时尚,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3.
计文 《天风》2016,(11)
正当我们周围不少人先富起来之后,往往不约而同地想让自己"责"起来。但大部分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大概就是住别墅、买豪车、挥金如土、花天酒地,似乎"贵"与消费能力大小成正比。可事实上这并非贵族气质,而是暴发户心态。有人说:人类可以在一夜之间产生无数个暴发户,但需要几百年才能培养出一位真正的贵族。据凤凰卫视报道,2015年,中国的富翁已超过75万人,总数位居全球第四。三十  相似文献   
54.
陈杰 《中国道教》2018,(4):42-43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千百年来,道教为丰富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了重要贡献。提起道教,大家都会想到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道教文化,清静庄严、远离尘世的人间仙境,仙风道骨、飘逸逍遥的修道之士。  相似文献   
55.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1]女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她们是连接校园、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纽带,研究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动机来研究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6.
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的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加工信息的结果.实验2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使用两种启发式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的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大众和专家的决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7.
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模拟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羊群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1通过操纵观点的强弱研究消费者的信息加工方式。结果发现,消费者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采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的结果。研究2进一步通过操纵群体内部的一致性程度考察两种启发式的作用条件。结果表明,在群体内部一致性程度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于采用一致性启发式,与大众决策保持一致;在群体内部一致性低的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能力启发式,与专家的决策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8.
弗洛姆人道主义消费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弗洛姆的伦理学思想中,消费伦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弗洛姆正确地看到,资本主义重“占有”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消费的异化;消费的异化使人性扭曲、精神痛苦,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他积极倡导人道主义的消费伦理观念,主要包括:确立重生存的价值取向;建立健康而人道的消费方式,以此承担历史的责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想对于建构社会主义消费伦理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9.
消费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为了实现经济的持久繁荣,市场就必然要通过广告等现代营销术去激发人们的消费,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若人们对这些营销术不假思索地回应甚至被牵制,就必然会投入到为消费而消费的活动中,从而丧失人的主体性。消费是人的消费,人的现实消费行为应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依据,使消费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充实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在广告的“循循善诱”下,我们应当科学、文明、健康地消费,使人之为人的规定性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60.
使用数据集研究法、问卷法、情境实验法以及现场实验法,通过五个研究探讨了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数字迷信增加个体对邪恶商品的消费,而消极数字迷信减少个体对邪恶商品的消费。控制感能够调节数字迷信对邪恶消费的影响:在高控制感条件下,不同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低控制感条件下,不同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数字迷信影响个体进行更多的邪恶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