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罗汝芳"宗性"主张关系到思想家对"心"、"理"问题的根本理解和应对态度。与前人不同的是,罗汝芳不仅消解了"性"体在区分"心"、"理"概念中的中介作用,借由经典诠释进路全面凸显"性"的本位特色,而且在对王阳明"致良知"观点提出质疑的前提下,积极倡导治学"以性地为先",修身则以"反情归性"为重等观点。罗汝芳的上述努力,实则是从本体论、工夫论等多个层面实现对"性"体的重新诠释和建构。分析可知,"宗性"观念一方面体现了罗汝芳对心学的反思和突破意识,另一方面彰显了思想家极为鲜明的道德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822.
功能主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似乎与物理主义有着不解之缘,被分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物理主义。一方面,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面临两难困境,使之在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之间不可得兼;另一方面,还原的物理主义在"中文屋"论证和"感受性问题"面前遭受挫败,同样面临严重的困境。看来,作为物理主义的功能主义已经面临绝境,摆脱物理主义窠臼的出路只能是向二元论的某种回归。  相似文献   
823.
控制与赋权:中国政府的社会组织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海》2016,(1):22-33
持续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推动中国政府不断调整其社会组织发展策略。增强的国家能力、社会组织合法性的积累、对社会合作伙伴的真实需求、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等因素,促使国家更多使用引导导向的控制策略,并全方位实施多种类型的赋权手段。发达地区的政府率先采取了控制与赋权并重的混合型社会组织发展策略,以培育具备高度专业竞争力同时政治上服从的社会组织。日益多维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发展策略,反映出在发展目标、约束条件、可用手段和政社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本文运用了多个案例讨论在地方和国家层面出现的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揭示中国社会体制发展的当下逻辑和取向。  相似文献   
824.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后现代思潮”的衰退,一种重访过去、回归宗教、瞩望形而上境界的趋势日益显著。一种“新灵知主义(new gnosticism)”思潮构成了“后现代心灵(postmodern mind)”的一个显著维度。①复兴的灵知主义同其历史先驱构成了一种传承而又对话、延续而又颠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5.
狄百瑞是西方"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狄氏一生努力推动并促成了美国中国学对中国思想系统内部概念的研究,将中国传统思想引入西方乃至世界视野,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狄百瑞的"新儒家"思想体系与现代性息息相关,现代政治运动与思潮是狄百瑞学术研究的根本推动力;狄百瑞对中国传统进行研究,促成符合现代性观念的中国传统人文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兼容、统一,最终落脚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现代性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826.
思想,是引领人类走向理想世界的火炬,是人类社会各方面变革的动力之源。美好的思想要化为现实,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政治家的作用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科学而又严明的保障机制。思想,本是人类的光荣,而由思想衍化而成的“主义”,是应予警惕的,更要警惕和抗拒那些由邪恶思想凝固而成的“主义”。  相似文献   
827.
从景观空间中突围--一种心理地理学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昭风 《现代哲学》2004,(4):52-57,79
景观空间就是指景观社会或社会景观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统一整合的空间,是生产利润和利润生产的空间,是商品自由布展和自由布展商品的空间,是产生“世界历史”的城市环境及其空间,当然也是理解德波景观社会的重要概念。景观社会及其空间是彻底异化与精神分裂的社会与空间,为了建构真实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的真实瞬间,人们必须通过心理地理学的“漂移”、“转向”、“建构情境”、“整体都市主义’’等策略与实践从中突围。  相似文献   
828.
法团主义是一种新的市民社会理论。在东欧,法团主义强调政府、劳动(工会)、资本(雇主联盟)三方的利益协调与共谋,它将劳动与资本作为与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的一方,取消劳动与资本之间的阶级对抗。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从来没有抛弃阶级的差异与斗争。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则伴随着对阶级的重新定义,其结果便是无力建构起理想的市民社会模式,无力积极回应法团主义这一新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