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西方哲学史发展的一般脉络来看,友爱(philia/friendship)问题在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表述中常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领域,友爱既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能将城邦或政治共同体凝聚结合起来之不可或缺的伦理纽带,而这种纽带的断裂则是种种敌  相似文献   
32.
姚从军 《哲学动态》2012,(10):103-105
范畴语法是一种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理论,是便于计算机处理的逻辑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后逐渐走向成熟。[1]纯范畴语法是所有形式主义范畴语法的共同起点,它是巴-希勒尔(Bar-Hillel)对爱裘凯维茨(Ajdukiewicz)的句法演算进行方向性修改的产物,一般被称为AB-演算。[2]AB-演算仅有两条函项应用规则,导致其推演能力太弱,斯蒂德曼(Steedman)在  相似文献   
33.
2011年是我国伊斯兰教好戏连台的一年,贾庆林主席先后参加了中国伊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解经工作十周年总结大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两次会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伊斯兰教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国伊斯兰教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是对我国伊斯兰教界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相似文献   
34.
以圣奥斯定(St.Augustin)的《忏悔录》(Confessium,中译周士良:《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中的前五章作为一个专题,是在研究全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传体的作者与读者的心境截然相反。读者看到的是作者从初始生命状态开始,如何一步一步地呈现生命过程中本然的华彩与庄严,一如我们每一个人试图努力追求的那种秩序。相反,自传体的作者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路线。一位对生命、对愿意与他在心灵中相遇的老人来说,在生命的成熟期回顾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的尽是成血鹃声,赞扬之曲。因此,将拉丁词汇Confessium译作  相似文献   
35.
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一直是教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侧重指其在学习行为中的理论基础作用。行为主义重视外显的行为,强调对间接知识的重现,认知主义重视知识学习的内隐行为,特别是间接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加工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知识的组织、结构及知识之间有情境的意义联结。  相似文献   
36.
积极心理学领域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享乐主义取向关注个人对自己整体生活的满意和幸福的评估,强调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奉献主义取向则用实现人的全部潜能来诠释幸福和美好的生活。本文综述了与之相关的部分理论,提出了应针对不同年龄、婚姻、生育状况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取向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倡导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新生儿家庭的社会支持,并开展相关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37.
张熙  王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89-289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古典自由主义统治着资产阶级经济学。1929年~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产生了凯恩斯主义。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凯恩斯主义,并都一度取得成功,这使得凯恩斯主义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导西方国家经济运行长达30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38.
谢晓东 《现代哲学》2022,(1):132-139
“道家自由主义”概念可以通过对道家与自由主义的核心论旨——“无为”与“中立性”——的互证去确立。中立性与至善主义之争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论辩,在此理论背景下,可以对无为予以新阐释。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支持至善主义,《老子》则反对儒家至善主义。从概念内涵来看,无为蕴涵着中立性原则的几个关键要素。与此同时,我们还反驳了一种观点:无为不过也是至善主义。文末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老子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反至善主义者。  相似文献   
39.
《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大师亨利·戴维·梭罗的一部散文集,是梭罗创作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散文的经典之作。作品中体现的超验主义与我国道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加以阐述,即:相似的宇宙观,相似的个人主义观,相似的自然观,相似的人生观,相似的政治观,相似的直觉思维模式等。  相似文献   
40.
田飞龙 《学海》2014,(1):120-133
阿克曼的二元民主理论构成了一种关于宪法的政治正当程序理论,其对美国宪政史关键时期的结构性解释及其概念/话语体系对中国宪法学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冲击。国内的政治宪法学以不同的形式接受着阿克曼政治宪法理论的影响,在阿克曼的启发下试图对中国自身的宪政史提供一种"整全主义"解释,从而在学术品格上与所谓的宪法教义学颇有差异。阿克曼政治宪法理论中关于宪法政治的程序理性、人民的政治价值、宪定机构的制度效用、司法审查的功能定位对我们更为"整全"地理解美国宪法及其运作体系提供了更接近"历史"因而更接近"真相"的宏观图景,回应了其自身建构美国特色宪法理论的总体学术意图。阿克曼的理论激励我们进一步思考拓展宪法时间观与政治类型,重构政治宪法学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