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国际主义·全球主义·共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主义与古希腊中期萌芽的全球国家的理想以及国际主义实践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正确地认识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全球主义思潮及其实践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论复合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配的正义是一个宽广的观念。它把整个物品(goods)的世界都置于哲学反思的领域之内。没有什么会被忽略;我们公共生活的每一个特征都会被考察到。人类社会就是一个进行分配的社群。人类社会不全是分配的社会,但却主要是一个分配的社会:我们在一起共有(share)、划分(divide)和交换(exchange)。我们同样在一起制造那些我们所共有、划分和交换的事物;而制造——也就是工作——是通过劳动的划分而在我们中间分配的。我在经济中的处境,我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我在同侪中的声誉,我的物质的所有物:所有这些都自他人而来,到我这里。说我是正确地还是错误地、正义地还是不正义地拥有我所拥有的事物是可能的;但是给定分配的范围和参与者的人数,要作出这样的判断决不是轻易的。  相似文献   
143.
吕佳翼 《世界哲学》2022,(5):5-14+160
杜娜叶夫斯卡娅是当代影响深远的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但目前对其思想的研究仍有不少未竟之境。杜娜叶夫斯卡娅从叛离“托派”到“约翰逊—福斯特思潮”时期、再到人本主义时期有着复杂的思想历程,也有着深刻的“问题意识”。杜娜叶夫斯卡娅从存在论层面切入对托洛茨基思想的批判,揭示了托洛茨基激进的革命思想深处的形而上学地基,有其深刻之处和启发意义。但杜娜叶夫斯卡娅的多元“主体辩证法”向黑格尔主义的回归又将使其脱离现实的根基。杜娜叶夫斯卡娅对托洛茨基苏联观的批判为反思苏联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不仅这一理论构想本身存在难以自圆之处,而且诉诸“总体解决”的理论方案也流于一种空洞的理想主义。究其实质,杜娜叶夫斯卡娅对当代社会主义的视野局限使她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多种可能,她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疏离使她停留于抽象的思辨。  相似文献   
144.
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舞台上,以奈格里、维尔诺为代表的一大批意大利左翼思想家受到了持续的关注。他们原创理论的发生语境要被放置在意大利自治主义到后自治主义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才能被充分的理解与解释。意大利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依据工人阶级的现实斗争经验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等实践要素,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独特的政治化阐释以及对阶级构成的理论分析,形成了一种坚持工人在生产过程和政治斗争中占据绝对优先地位、具有不妥协革命立场的“工人阶级政治学”。而随着意大利自治主义在实践中走向衰落,意大利后自治主义思想在理论生产中产生了本体论转向和生命政治转向,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意大利批判理论开始获得了全球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5.
科恩的平等分配观集中体现于他的两个分配原则之中,即平等原则与共享原则。平等原则主要体现于他的运气均等主义之中,它通过去除非选择的不利运气,来实现机会平等;共享原则主要体现于他的野营式的共同体之中,它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共同享有享受,来限制和纠正机会平等原则允许的分配结果的严重不平等,以实现分配结果的大致平等。在科恩的平等分配观中,平等原则属于正义原则,而共享原则属于仁爱原则。从分配的对等性视角看,它可能会因过多强调仁爱而显得不够完美;但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视角看,它却会因分配价值的多样化,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适宜性分配,最终实现人类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6.
梁漱溟平生之中最重大的一次转变是从文化哲学走向乡村建设,但对理智主义的批判和对礼乐复兴运动的执著追求则基本未变。他在哲学上的变化是从直觉主义到理性主义,在政治上的变化则是摆脱了前期对西方模式的迷信,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设想现代中国之路的社会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7.
乌格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公开为知识论怀疑主义辩护的著名哲学家.乌格为怀疑主义辩护的理路是:以"水平的"和"弯曲的"为例,来说明绝对术语与相对术语的不同,并把"确定性"当作绝对术语,来证明怀疑主义的正确性.乌格借绝对不可错论来为怀疑主义论证的这种方式,是怀疑主义论证的一般模式.研究鸟格的怀疑主义论证,有助于我们正确揭示怀疑主义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8.
14世纪中期,以彼特拉克为首的人文主义者开启了"德性政治"观念的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倡导的"德性"不仅包括古希腊的四主德与中世纪的宗教德性,还涉及个人能力、专业知识等现代性的概念范畴.他们主张真正的高贵只能源于德性,希冀通过提升统治阶层的德性以实现政治改革.在德性政治的统摄下,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提出在德性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秉持精英式德性教育理念,默认一定程度上的政治等级制.就本质而言,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仍然散发着强烈的精英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149.
《逃离德黑兰》作为一部与历史与政治有关的电影,不可避免地掌控着带有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话语霸权和侵略.在影片中,伊朗人的形象千人一面,是愤怒野蛮不理智的,而里面的美国人,更准确的说是白种人,则是理智文明充满正义感的.这带有丑化伊朗人并美化美国人的一种疑虑,显然是不合理也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50.
作为反怀疑论的主导力量,语境主义运动已成为"当代认识论中最重要的运动之一"[1].国内已有学者对语境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德罗斯(Keith DeRose)和刘易斯(David Lewis)的基本思想做了介绍,[2]但是对另外一个代表人物科恩(Stewart Cohen)的思想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