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法宏 《佛教文化》1996,(4):44-45
古有“教为佛身,律为佛行,排为佛心,净为佛归”之论,禅宗被称为“佛心宗”“目性宗”。排宗在中国的发展,除了发扬了佛教文化的固有优良传统外,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容宗教、哲学为一体的佛教宗派,所以学术界评禅宗为“不是宗教的宗教”,由于这种特性,禅宗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巨大而奇特的作用。宋明理学,心学的诞生与发展,可以说是禅宗发展的外延与变化。所以“禅学”又成为一门出入手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学问,引起世人的广泛兴趣。在学术界,多时说样完即指掸学,论禅学不离禅宗,两者一_:而一,一向_。…  相似文献   
22.
毛泽东与佛教二三事本刊通讯员陈耳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生前在谈述他的世界观演变过程时,曾不止一次地讲到宗教对他的影响。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解释宗教现象,对待宗教问题,为党的宗教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下面就毛泽东与佛...  相似文献   
23.
毛泽东与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纪之初至今近两千年,与佛教毫无接触的文化人、世间人几乎越来越难以找到。因为即便你认为自己与佛教一点不沾边,佛教文化还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你周围,呼吸进你的肺腑,溶化于你的血液,浸润到你的肌体。这就是从事理论研究者常讲的“积淀”。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与这文化一同被人们接受,想彻底分清是不可能的。借用一段旧诗,便是“两个泥菩萨,打碎再重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也分不得。”分不得便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政治伟人、文化巨人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是一般人所关注的。只从现代来看,人们最熟知的孙中山、毛泽东、鲁迅就都有对佛教文化的看法,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领袖为什么这样讲,民众为什么这样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相似文献   
24.
正憨山德清的《肇论略注》在晚明佛教界多年"物不迁"诤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注既整合各家的注疏,又融入自身的禅观体验,是晚明注释《肇论》的重要论述。本文通过着重分析《肇论略注》以及憨山涉及"物不迁"义理的其他著述,说明其在诠释"物不迁"义理时所展现的特点。具体说来,憨山"物不迁论"义理的诠释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5.
丰子恺曾画过一幅《牵羊图》,画中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脖子上都有一根绳索牵着。他家的一个佣人见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每只羊都用绳子牵着干什么,一条绳子不就行了。丰子恺一听,恍然大悟,不禁叹道"真是‘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啊。"  相似文献   
26.
片石滴水     
《佛教文化》1995,(6):33-33
《〈六祖坛经〉三对照本》题词 苏渊雷 佛家三藏经律论,移译汉语二千年。 历代开宗立派者,天台华严判教先。 南禅晚出放异彩,本地风光耀大千。 被讥獦獠不识字,慧能口述《坛经》传。 镜树设譬翻案好,风幡争辩妙遮诠。 厥后无遮开大会,南宗从法日中天。 宋明理学曾汲取,东瀛欧美盛钻研。 佥言直捷了心性,持衡俗学别天渊。 顾生复异好深思,评量显学飘其全。  相似文献   
27.
以《六祖坛经》、罗杰斯《成为一个人》为范本,按本心论与人性论、迷失论与病因论、开悟论与治疗论、境界论与实现论一一对照的思路对禅宗的心性思想与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了两者的诸多相通之处,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思善恶,本性自现。  相似文献   
28.
引言 著称于世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是一本绝无仅有的被称作是“经”的祖师言教,在中国佛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由六祖亲口所说,其弟子法海整理而成,集录了六祖的生平事迹和说法内容,是六祖开宗传法的重要文献。《六祖坛经》篇幅不长,文字不多,言简义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自唐代问世以来,风靡朝野.古今社会贤达,无不涉猎,探索研究,至今在海内外仍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在这本经书中,  相似文献   
29.
六祖惠能的禅宗思想中蕴涵着丰富且深邃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其旨在解脱心灵、远离尘世烦恼的终极目标及其蕴含的生命的大智慧与当代积极心理学思想高度契合。其积极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积极心理品质、积极认知、积极人生态度、积极自我以及积极关系等方面,这些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因此,通过对惠能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可加强传统心理学思想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融合,既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学者关注传统心理学文化; 又推动了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使得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积极心理学思想,从而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30.
禅宗六祖慧能对神秀偈子的"倒用"——反其意而用之。这一"倒用",不但揭开了中国禅宗的新篇章,也道出了禅宗僧人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甚至广泛影响到文人士大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