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2.
道教形成于东汉,魏晋时期传到甘肃陇东地区,后渐西传。三国魏文帝咸熙三年(265年),甘肃狄道(今临洮)城东北东山北麓建有道教太平观。十六国时期,陇西安阳有道士王嘉隐居于东阳谷修炼,受业弟子数百人。唐代,道教被官方定为正统宗教,陇东、陇南等地道教已显兴盛,榆中兴隆山建有道  相似文献   
93.
自原始社会至今,舞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诠释着生命和情感,从田间的民间自娱演化为舞台艺术,从劳动模仿升华为审美取向,从程式规范发展为自由创作,其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方面-舞蹈批评.为何?纵观舞蹈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称得上是舞蹈发展变革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不仅是艺术理论的自觉时期.亦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具有热情的一个时代,更是舞蹈批评最彰显其作用的时期.  相似文献   
94.
李霞 《中国宗教》2012,(2):51-53,88
2月5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正式改陈开放。新开放的陈列馆在1991年展览基础上改造提升,分基督宗教、印度教和摩尼教三部分,与海交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一起,可以让观展者充分领略泉州这个中古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多元宗教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95.
张明  刘幸娟 《心理科学》2005,28(6):1526
中国心理学年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于2005年7月11日至14日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60余名代表和四家出版社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张明教授主持,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教授致开幕词,他阐述了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心理学,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心理学人才、保证心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等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自1994年以来工作重点的演化以及本次会议的议程。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忠、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车文博教授以及吉林心理学会代表等也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96.
<正>《庄子·天下》篇提出了庄子后学黄老派积极人世、开拓进取的"内圣外王"概念,但在《庄子》书中仅此一见,且表述简单,内含模糊,故被淹没在《庄子》悲观出世、闲适旷达的整体风格之中,未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后积极有为的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内圣外王"与《庄子》书一起沉寂了数百年之久,直到东汉末年,帝国崩溃,儒学式微,玄学兴起,《庄子》作为"三玄"之一受到士人的追捧,在此背景下,"内圣外王"一语才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郭象注《庄》,以"内圣外王"标举庄子思想,并对其做了玄学化  相似文献   
97.
二、千年回响:流传在古代诗歌中的赞美景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恰逢诗歌创作达到顶峰时期的唐朝,善于用诗歌表达宗教情感的景教传教士,当然不会放弃这一美好的方式。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窥见和聆听那时的崇拜圣咏,至今留存下来的资料更是屈指可数。唐代的颂赞诗歌多为专门用作颂赞上帝及其大能的诗歌,甚至可以唱和,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赞美诗,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  相似文献   
98.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混乱,玄学风行,文人志士对山水的审美观照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活动.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以及山水画论大量涌现,代表着这一时期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并对以后山水审美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陈华鹏 《天风》1997,(3):25-25
变与不变 经文:“都因自己无知。”(弗4:18)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变得使人眼花缭乱。 于是,有人似乎看透了世界,看透了人生,奉行起“宁可潇洒二十年,决不累活一百步”的短命哲学,追求吃喝玩乐,醉生梦死。 错矣,这个世界是在变,但是神的审判决不变。  相似文献   
100.
郜琳 《法音》2023,(10):57-64
犍陀罗国是十六国时期北印度文化中心,也是梵语语法家波你尼、佛教诸论师如那罗延天、世亲、无著、法救、如意、胁尊者等的故乡,在《大唐西域记》(下文简称《西域记》)中又被称为健驮逻。东晋高僧法显从帕米尔高原出发,曾到过此处,并在《法显传》中记载,此地当时被分为三个国家:宿呵多国、犍陀卫国和弗楼沙国。到唐代玄奘西行时,这里统称犍陀罗,隶属于迦湿弥罗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