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8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窗台上有一朵花,屋里就有了生气,树上开了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绽放着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两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束花, 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202.
安若澜  曾怡 《世界哲学》2017,(5):137-149
马克思对于古希腊思想资源的借鉴一直是一个较少深入的主题,本文旨在从历史文献及逻辑线索两个方面,展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如何根本性地影响着马克思对他同时代哲学及历史现实的思考的。马克思作为卓绝的哲学家,从本质上把握了亚里士多德在主体/谓词、经济学/致富术之间建立的概念框架,并将之用于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及其后的商品、货币的本质问题的分析。因此,我们也更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维度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还原论或者演进说,而是从亚里士多德处继承而来的、作为破解黑格尔体系哲学的思辨理论。  相似文献   
203.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学习领域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传统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受师生欢迎。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享受参与音乐带来的快乐,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4.
王杰 《周易研究》2005,(1):58-67
本文对<易传>之成书及学派归属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后,从人类社会演进图式与"三材之道"、<易传>与理想人格塑造、<易传>与主体价值的实现三个层面对<易传>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特征做了深入剖析,指出<易传>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观,在吸收和借鉴道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的基础上,把它们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建构了儒家的天道观和人道观,从而达到为儒家思想寻求形而上价值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5.
在西方左翼的认识论批判语境中,“现实抽象”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从交换抽象到抽象劳动再到资本抽象的流变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将现实抽象理解为交换抽象,虽然推动了对康德先验认识论的批判,但对抽象劳动的否定却导致其未能彻底完成认识论批判的任务;将现实抽象定义为抽象劳动,虽然触及了马克思关于现实抽象论述的核心,但未能把握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抽象结构;而把现实抽象界定为资本抽象,虽然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一“具体总体”是自主的、单向度的、封闭的、抽象的统治结构,但由于其方法论的限度,又未能彻底完成认识论批判和社会形式批判的任务。实际上,现实抽象不只是单一的社会形式抽象,而是包括了社会存在领域多种关系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的现实抽象理论应是认识论批判、社会形式批判和主体解放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6.
传统上对科学的看法常常因为主体与客体绝对的二元对立而陷入困境,这个困境使得科学的真理观要么滑向客观主义的绝对主义,要么滑向主观主义的相对主义;这两种立场都没有恰当地反映出主体在科学实践中的恰当地位和作用。我们将以上述方式所看待的主体称为不在场的(non-present)  相似文献   
207.
自第二国际时代以来,关于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在主导逻辑上经历了两次重要转换:一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等为标志的从传统的经济决定论构架转向以主体-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构架,这一研究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得到回应;二是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关于人与结构的逻辑论争中,以主体-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  相似文献   
208.
中国梦是一种基于现实面向科学理想未来的主体意识和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理想价值蓝图,包含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解读,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离开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就不能看到中国梦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称“中国化”)到中国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加坚实.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化是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梦是中国化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9.
本文首先从佛教量论的角度对翻译的实质做出界定,指出翻译的实质是一种为他(社会性)的比量活动。根据翻译为他比量的实质,可以引导出翻译的两种类型:比知翻译和喻知翻译。比知翻译是具有事先直接约定性的语言传递活动;喻知翻译是没有事先直接约定的语言传递活动。根据从佛教量论对翻译实质和类型的规定,本文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揭示出不可译性在认识论上的误区,指出不可译性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在翻译领域的显现。  相似文献   
210.
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高频常用汉字为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速示条件下的同一性判断法,对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汉字识别中,人的视觉系统不受字形变化的影响,而更敏感于结构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